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79篇
  免费   355篇
  国内免费   423篇
教育   19992篇
科学研究   4369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850篇
综合类   822篇
文化理论   69篇
信息传播   1635篇
  2024年   213篇
  2023年   887篇
  2022年   406篇
  2021年   670篇
  2020年   566篇
  2019年   674篇
  2018年   261篇
  2017年   431篇
  2016年   507篇
  2015年   797篇
  2014年   1874篇
  2013年   1451篇
  2012年   1771篇
  2011年   1987篇
  2010年   1642篇
  2009年   1711篇
  2008年   1885篇
  2007年   1617篇
  2006年   1339篇
  2005年   1271篇
  2004年   1187篇
  2003年   1199篇
  2002年   888篇
  2001年   754篇
  2000年   518篇
  1999年   220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59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意义]研究时间因素对专利被引频次的影响,可以减少时间因素对技术评价活动的制约,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方法/过程]采集1975-2017年的美国专利数据,开展基于固定效应法的专利被引频次的修正研究。将专利按照不同公开年份和不同技术领域分组,选定组内均值和6个TOP分位数为被引频次基准,统计当前时间点的被引频次基准线及基准线的历史时序变化情况。建立神经网络模型,拟合基准线的时序变化规律,并预测未来统计时间点的基准线。[结果/结论]专利公开年份和统计年份的时间差异,使得专利被引频次无法直接进行比较。本文建立了基于不同技术领域、不同公开年份和不同统计年份的专利被引频次基准线,为专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关键能力是高考评价体系"四层"的考查重点,作业是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本文对生物学作业进行模型化、流程化和进阶化的设计,目的是建构思维模型、领悟探究过程和训练逻辑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以落实关键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4.
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情境创设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实施6大策略:结合生活实际、启发回忆、联系实验、拓展知识、联系生物学史、利用前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5.
6.
在分析了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我国高中阶段实行"走班制"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的前提下,以"走班制"的内涵为基础,分析"走班制"国内外研究进展、教学优势、面临的挑战,进而结合实验教学的特点,探究了实验课实行"走班制"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罗森塔尔实验出发,探讨了期望效应作用的原理,并要求教师依据各类学生的心理特点,正确表达期望,以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8.
利用目前世界短道速滑领域先进的多学科生物监控手段,对力量训练、赛前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生物力学手段对技术变形的提前预警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9.
讨论式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已成为各种教学模式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在实际课堂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一些"为讨论而讨论"的形式化现象:例如,追求课常讨论表面的热闹,学生的智力却没有足够地参与;学生仍沿着教师的思维轨道而思考,而不是学生独特的思维结果;只让个别优生表现一下,多数学生仍处于被动地位;将讨论的最后结果局限于一个标准答案、取得共识等.所有这些现象都表明教师对讨论式的教学功能缺乏深刻而本质的理解.因此,有必要充分认识讨论式的教学功能,以充分发挥其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没有华丽的布景、绚烂的灯光,也没有闪亮的主持人、惊世骇俗的重大事件,不过是一圈简易的沙发,几串即兴演奏,机敏或温婉的主持人,知名或不知名的嘉宾,不同立场却同样投入的现场观众,围绕着一个个细小而深人的话题展开不长的讨论,便牵动着电视机旁众多的眼球关注-电视谈话节目的魅力从何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