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桂玉 《军事记者》2001,(10):39-39
我在解放军报社学习期间,接触了大量的来稿,通过自己看、编辑点、读评.发现相当一部分自然来稿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通病”——不顾新闻事实,强扭角度,将“金”想方设法往领导脸上“贴”。这种帮倒忙的做法,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在阳明的文录、公移、告喻、奏折、诗文中,有诸多乡治思想。阳明在庐陵、南赣、汀漳、上杭、丰和、崇义、思田等地平定叛乱、赈济灾民、减免赋税、兴办书院社学、实行保甲制度、制定乡规乡约、推行土官自治、疏通盐法、设立县治等都是其乡治思想的体现,表现为宽猛相济、恩威并重、德法兼施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社学是明清时期设置在广大农村地区以提高农家子弟的文化程度、进行封建伦理道德教育为主要任务的一种基层教育组织。甘肃社学的设立,虽然较全国其他地区为迟,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甘肃地方教育的水平,推动了各族人民文化教育的普及化和平民化进程,推动了甘肃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门学科的教材往往要重演这门学科在漫长历史中的发展过程.但是这种重演必须是高度概括的、浓缩的.并符合教学规律以及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人类先进的社学化知识有效地转化为下一代个体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到,儿童学习数学事实、掌握数学概念、形成数学能力,都不像成人想像得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5.
明代的府州县学与乡村社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建立之初 ,就十分重视地方学校的建设。朱元璋对长期战乱后出现的道德沦丧状况十分忧虑 ,曾多次倡议各地办学以兴教化 ,他说 :“治国以教化为先 ,教化以学校为本。京师虽有太学 ,而天下学校未兴。宜令郡县皆立学校 ,延师儒 ,授生徒 ,讲论圣道 ,使人日渐月化 ,以复先王之旧。”[1 ]自此 ,明代府州县开始普遍设立学校。从《明史·选举志》的记载看 ,政府对府、州、县学的教官编制、学生人数、师生待遇、教学内容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府设教授 ,州设学正 ,县设教谕 ,各一。俱设训导 ,府四 ,州三 ,县二。生员之数 ,府学四十 ,州、县依次减…  相似文献   
6.
清前期的河南地方教育是既是全国教育体系的一个缩影,同时又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河南地方教育体系大体上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作为官学的府州县学,二是由政府组织和倡导建立的社学、义学和书院等级教育形式,三是以里甲和私塾教育的辅教育形式,这些教育形式都受到封建科举考试的左右。各级学校不仅灌输了封建思想与伦理道德、培养了一大批官员,同时在发展农村教育、开启民智,以及继承和发展中中华传统文化方面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吉安府地方教育体系呈现出由官办为主向民办为主的演变趋势。明初,吉安府地方教育以官学为主,社学为辅。明中叶后,官学的教学功能逐渐衰减,儒学的传承主要由民办为主的书院与讲会来承担。社学与义学、族学大多以启蒙教育为主。明代盛行一时的社学,人清后逐渐为义学、族学所取代,反映了基层启蒙教育的民间化趋势。民办教育机构逐渐占据了地方教育机构的主导地位,从而为儒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制度化的保障与基础。  相似文献   
8.
古代的"社学"这种教育体系在元、明、清时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统治者讲社学作为教化百姓的一种途径,政府在贵州基层开设地方官学,即为社学,让地方和基层的孩子在农闲时节入学,学习知识。  相似文献   
9.
明代山东为适应化民成俗和科举的需要,曾广泛设立社学社学曾遍布乡村和大小城镇,虽然教学条件有些差异,但是每处社学都聘请至少一位有德才的人为社师,学校内主要以圣人的著述为教材,并制定有较为严格的规章制度,它既为府州县学提供了大量合格的生员,又由于它存续的时间较长,覆盖的范围很广,对于当时的文化传播与普及起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社学教化职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较为特殊的初等教育机构,也是封建统治者推行地方教化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教化职能体现在三个方面:举行乡约、举行各种礼俗活动、进行社会评议,其目的在于改革社会风俗习惯.社学的教化实践活动有其独特的效果,在地方教化及地方自治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客观上推动了儒家德育社会化和世俗化风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