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人体心肺机能第二拐点与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和乳酸分析等方法,对20名优秀运动员的实验研究,探讨人体心肺机能达到第二拐点时,血中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乳酸水平、以及吸氧量(绝对值和相对值)、氧脉博等指标的变化,以初步揭示人体机能第二拐点与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人体机能达第二拐点时,以上指标各参数值均明显高于运动起始时刻的数值(P<0.001)。此刻人体所承受的生理负荷强度已达到无氧阈平均水平以上,机体已由有氧供能为主过渡到无氧代谢占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游泳运动后大鼠海马cAMP浓度变化,探讨不同游泳运动方式对海马cAMP的影响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游泳运动模型(持续运动、间歇运动),采用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法,观察大鼠海马cAMP浓度变化,并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运动后持续组和间歇组cAMP浓度均呈锯齿形特征,但变化规律有明显差异。持续组先降后升,与对照组相比在即刻、60min、120min、240min有所下降,有显著差异(p〈0.05);在60min达到最低值(p〈0.01);运动后30min略高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性(p〉0.05)。间歇组先升后降且变化幅度逐渐增大,与对照组相比运动后240mincAMP浓度达到峰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运动后30min、120min cAMP浓度呈下降趋势,有显著性差异(p〈0.01);运动后即刻、60min cAMP浓度略有上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游泳运动方式对海马cAMP的影响不同,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3.
探讨不同低氧训练模式对大鼠大脑环磷酸腺苷(cAMP)及自由基代谢的变化影响,为低氧训练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将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37只,随机分为常氧运动组、高住高练组、高住低练组和低住高练组共4组,低氧环境控制在15.4%O2左右,训练组常氧跑步速度为25 m/min,低氧下跑步速度为20 m/min,1 h/d,6 d/w,训练持续4周后测试大脑cAMP、SOD和MDA含量。结果发现:与常氧组比较,高住低练组与高练低住组cAMP均有升高的趋势,但经统计学检验均无显著差异(P>0.05);高住低练组与高练低住组SOD活性显著高于高住高练组和常氧运动组(P<0.05),而高住高练组、高住低练组与高练低住组MDA均明显低于常氧运动组(P<0.05)。结论:4周的高住高练、高住低练和低住高练能提高大鼠脑抗氧化能力,有利于脑机能保持在正常水平,且高练低住和高住低练效果较高住高练好,更有利于脑cAMP含量的保持。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以及第二信使系统在细胞间信息传递中所起的主要生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第二信使的发现”一节的探究性教学改革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探究性教学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以"第二信使的发现"一节的教学为例,将课堂讲述设计成科学研究探索活动,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开展科研探索的积极性,把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知识的探索者和研究者.该教学案例为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细胞根据外界刺激来调整纤毛或鞭毛的拍击方向和拍击频率。当外界刺激被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后,便在细胞内产生一些分子信号,如Ca^2 、cAMP和cGMP,这些信号分子通过控制轴纤丝蛋白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来控制纤毛或鞭毛的运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瓜子金皂苷己(polygalasaponin F,PS-F)对鱼藤酮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对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鱼藤酮损伤的PC-12细胞为模型,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aspase 3活性检测试剂盒测定caspase 3活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检测CREB表达的变化。结果:PC-12细胞在4μmol·L-1鱼藤酮损伤后,细胞出现萎缩变圆,折光率降低,caspase 3活性显著升高,呈现凋亡的现象。不同浓度(0.1,1.0,10.0μmol·L-1)瓜子金皂苷己能够剂量依赖性的减轻对细胞形态的影响,降低caspase 3活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标记显示,瓜子金皂苷己能够增加报告基因CREB的表达。结论:瓜子金皂苷己能够抑制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增加CRE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中央民族大学喜获2008年度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金资助。它们是:“从MR结合率及胞内第二信使cAMP/cGMP变化探讨野罂粟归大肠经的理论机制”;“菩人丹超微粉改善胰腺微环境修复胰岛内分泌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蒙药阿给(小白蒿)SSR遗传多样性研究及相关技术体系的建立”;“粗颗粒在复杂空间形态管道中水力输送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持续游泳训练和间歇性负重游泳训练后大鼠杏仁核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5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S)、持续训练组(CS)、间歇训练组(IS)。建立大鼠持续游泳和间歇性负重游泳训练模型,采用ELISA法,观察大鼠杏仁核cAMP浓度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NS组相比,CS组大鼠游泳训练后即刻杏仁核cAMP浓度显著升高(P<0.05),至30 min时达到最高值(P<0.01),而60 min时则下降到最低值(P<0.01),120 min时又呈显著性升高(P<0.05),至240 min时又有所下降,再度低于NS组(P<0.05);间歇训练后,IS组大鼠杏仁核cAMP浓度即刻时较NS组显著降低(P<0.05),至30 min时达到最低值(P<0.01),而60 min时cAMP浓度值则达到最高值(P<0.01),之后120 min时又开始显著下降(P<0.01),但至240 min时呈升高的趋势,且再度高于NS组(P<0.05)。结论持续游泳训练与间歇性负重游泳训练后杏仁核cAMP浓度变化均呈反复升降的锯齿状特征,cAMP对不同形式运动性应激的反应具有较高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 (RIA)和乳酸分析等方法 ,对 2 0名优秀运动员的实验研究 ,探讨人体心肺机能达到第二拐点时 ,血中环 -磷酸腺苷 (cAMP)、环磷酸鸟苷 (cGMP)、乳酸水平、以及吸氧量 (绝对值和相对值 )、氧脉博等指标的变化 ,以初步揭示人体机能第二拐点与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 :人体机能达第二拐点时 ,以上指标各参数值均明显高于运动起始时刻的数值 (P <0 0 0 1) .此刻人体所承受的生理负荷强度已达到无氧阈平均水平以上 ,机体已由有氧供能为主过渡到无氧代谢占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