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2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中国古代的"婆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古代的“婆权”是在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因缘群体共有制及父家长制的产物,它是父亲长专制集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便是以父系血缘群体利益为重。兼备德,能,勤,绩是传统妇女获得婆之权力与权利的内在条件;娘家经济与政治实力则是其成婆的外在条件与保障。婆权是由相夫权,教子权与御媳权共同构成的,前一个权利都是后一个权利的基础和保障,其权力与权利的大小程度,行使范围,也随着基础的雄厚与保障的有效而只不过递增趋势。但说到底,地大大不过在去,婆权毕竟是父权的产物,它只能与父权如影随形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
塔婆是哈尼族神话传说中生育众物、传承人种的大母神形象,广泛存在于哈尼族口传文学、父子联名谱系及其节庆活动之中;而女娲则是中华主体民族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女始祖,她造人、补天、治水、置婚姻、作笙簧,创造了诸多历史功绩。但和塔婆比较,女娲虽然声名显赫,却不具备现实意义和生命力量,而且,因为经过了父权文化的精心改造,女娲形象和塔婆形象相比,缺乏真实性、原始性和兼容性。  相似文献   
3.
《小学时代》2011,(4):5-5
4月1日这一天,是全世界爱开玩笑的人的节日。回顾一下历史上那些形形色色的玩笑,最让人哭笑不得的大概是“外星人袭击地球”了。美国百老汇导演韦尔斯每周日晚8点向全国播送戏剧。这天,他想把科幻作家威尔斯的《宇宙战争》改成剧本。于是晚8点12分,美国大约600万听众听到了播音:“飞船怎么略吱略吱响’等等’怪事发生了!神秘的外星...  相似文献   
4.
湘西苗族巫术文化是我国巫术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蛊婆”的形象因为其地域、民族、社会、审美等原因而具有了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其价值也将对现实中苗族巫术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产生影响。但湘西苗族巫术文化在传承与保护工作中难免带上了大量负面的东西,从而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旨在用美学中的悲剧理论对湘西地区苗族巫术中“蛊婆”形象的进行探析,以求能够为湘西苗族巫术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新田县大坪塘土话中“头”、“牯”、“婆”、“崽”是四个具有很强构词能力的名词后缀.“头”可以附于单音节、双音节名词或动词后面构成新的普通名词,还可以构成新的方位名词.“牯”可以作为词根,放在指称有性动物的词根或名词之后,构成表示雄性动物的名词,但更多地是虚化作名词后缀.“婆”可用作表示祖母辈女性的词根,也可加在指称动物的词根或名词的后面一起构成指称雌性动物的名词.“崽”由实词虚化为名词后缀,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名词后缀“子”或“儿”.  相似文献   
6.
整蛊新员工     
《海外英语》2013,(5):38-38,64
目标:提高英语阅读和听力水平。 想一想:你开过别人的玩笑吗?你是怎么做的?整蛊别人有什么危险吗? 考试:本文有助干你备考CAE、IELTS和TOEFL等考试。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没事找点乐子,于是就拿身边的人开玩笑。作为新员工,更是容易被别人整蛊。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呢?  相似文献   
7.
北朝至初唐的中国佛教造像 ,一度流行婆薮仙、鹿头梵志图像 ,现存的造像碑、金铜像和若干石窟中都可以见到。敦煌壁画中的婆薮仙、鹿头梵志图像是在北魏、西魏、北周、隋、初唐时期 ,共 2 9组 ,本文通过考察 ,将它们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并考证其经典依据和分析其所体现的佛教教义。  相似文献   
8.
我的太婆     
点评:温婉的笔调,细腻的情思,对太婆无声无息的爱,流转在文字之间。诗彤用她的笔,为我们绘出了一幅充满“慈祥”的肖像画,诗彤用她的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温柔、宽容、慈爱的老人。岁月无情流逝,而像太婆一样付出爱的入,将得到永恒。  相似文献   
9.
10.
长期以来,提婆达多一直被视为谋害释迦牟尼佛的恶魔,学界也基本认同此说。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界长期局限于巴利文小乘经典及律藏记载的权威性,未能揭示出提婆达多事件真相。通过对大乘经典的记述及与《阿含经》、律藏之关联,五逆之罪本身的疑点,以及对提婆达多提倡之"五邪法"的比较分析三方面的讨论,可以揭示提婆达多不仅不是恶魔,而且还是充满自我牺牲精神的大菩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