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53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凡 《上海集邮》2003,(11):29-29
自邮票票形突破矩形,便诞生了"异形邮票",发展至今可谓"异"得五花八门,这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不足为怪。从最初的三角形、菱形,到后来的梯形、平行四边形、圆形、六边形、八边形……再后来的票形直接就是邮票所描述事物的原形,如香蕉、五角星、地图等,不再用凿打工艺制成传统的齿孔,而是用压印工艺制成适应自粘票的分割线,用邮者只要一揭一贴即可,倒也方便。笔者以为,这些形状的邮票再用"异形邮票"作其归类的表述已不能涵盖其形式上与通常异形邮票的区别,而应称作"象形邮票"较贴切,也符合其票形是事物原形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倪宝诚 《寻根》2005,(1):62-70
中华民族养鸡有悠久的历史,距今8000多年的河北武安磁山村新石器遗址中,便出土许多鸡骨。此外,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河姆渡等文化遗址中,鸡骨也屡见不鲜。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便出现了鸡的象形文字,距今也有3300多年的历史。有趣的是,甲骨文中“日”字的象形符号是画一个圆圈(太阳),圆圈的下方再画一抽象的鸟形图饰(鸡),  相似文献   
3.
2002-9《丽江古城》邮票全套3种,每种邮票下方都有一行东巴文。东巴文是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 1913年,法国学者巴克写了《纳西研究》一书,书中收录了纳西象形文字300多个,他认为这在"世界上通用文字中所罕见"。1933年秋,方国瑜到丽江作深入调查,1936年7月,编著完成《纳西象形文字  相似文献   
4.
姚姗姗 《海外英语》2011,(11):214+223
随着当今科技的快速发展与便捷的科技信息的交流,科技英语的翻译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科技英语的翻译一直是比较复杂的语言活动。它不仅包含着对原文意义的理解、表达,还包括着译文的完善等过程。在该文中,笔者从翻译的表达方法角度对科技英语的翻译技巧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6.
追溯文字的起源会有奇妙的发现,这样的发现让英语学习变得非常有趣。以字母S为例,它来自埃及象形文字中的眼镜蛇图案,象征着王权和神性。以字母S开头的许多单词具有相关的含义,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为我们研究英语、学习英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其实“囧”是一个古汉字,读jiong,在甲骨文中已经有了。从象形看,像窗口通明,本义是光明,如:“囧囧”就是光明的样子;“囧彻”就是明亮而通彻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在平面构成的教学中,笔者总结了学生容易忽略的几个方面的构想,并针对问题分析阐述了如何抓住平面构成的关键——抽象形、空间、肌理,结合教学实践从思维上、制作上、处理技法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义"和"利"是中国人进行道德评介的主要标准,"荣"和"耻"是对人们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一种方式,有什么样的义利观就有什么样的荣辱观.当代高职生(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生)应树立的义利观是坚持"义利并举",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对待自己要见利思义,先义后利;对待他人要倡义导利,为义舍利;对待集体要义利统一,终生取义.  相似文献   
10.
她出生在美国东部密西西比的一个偏僻小镇,家境贫寒。她的父母并没有结过婚,在她出生后不久便分手了。她的姑妈给她取名叫“orpan”——旧约圣经《路德记》里一个卑微女人的名字。她被扔给了外祖母照顾,半文盲的外祖母自创“象形法”教她认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