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3篇
  免费   3篇
教育   398篇
科学研究   61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325篇
综合类   35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兵魁 《武当》2003,(6):10-11
青虚派武功源于道家,归宗武当,系内家拳之一种。本派拳法,拳式优美,动作严谨,阴阳互变,刚柔并济,内外兼修,拳功并举。内执丹道,外显金锋。行之于内,养性健体延年,功夫精深者可达“形神俱妙,元真飞举”之上乘境界;施之于外,惩恶扬善,防身御敌,具有  相似文献   
3.
山令誉 《武当》2004,(9):20-21
考证正统太极拳,必须有理论根据。因为张三丰创造太极拳,这个考证理论根据必须与张三丰直接挂钩。笔者通过研究和实践,认为杨澄甫1934年出版的《太极拳体用全书》附文中《张三丰太极拳论》和《王宗岳太极拳论》二篇论文,是太极拳的理论经典,也是张三丰创太极拳唯一的理论依据。其他也称太极拳理论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吴泉 《精武》2005,(12):42-43
分解动作第一式(图47):虚出一掌来示意,以进为退是妙用,吸引对方跟踪进,打虎之势防进击;右脚收回以待用,攻守咸宜任白为;学得太极阴阳法,变通虚实乃可用;败中取胜备万一,右腿收缩掩裆势;分腿隐藏来应战,双峰压顶扭身踢;转过身来再起脚,更随上步搬拦捶;身形灵巧方能战,轻灵圆活乃奏功。  相似文献   
5.
击拳道     
刘焕军 《武当》2005,(11):36-37
武术之道在于阴阳辩证。所谓“道”,则是衡量一切运动学的运动规律和特性的基本法则。道合乃为一气,混元之二五为尊。二是阴阳,五是五行。由此能衍生出养生、健身、防身、表演、技击及竞技竞赛等。这里主要说的是技击之道。  相似文献   
6.
祝大彤 《精武》2003,(3):17-17
2003年是邓小平“太极拳好”题词25周年。我们要隆重纪念这一光辉的题词,拿什么纪念老人家对太极拳的关爱呢?笔者认为,深研太极拳是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7.
克利 《武当》2004,(9):22-22
太极推手最能体现传统太极拳的阴阳变化,举动轻灵,上下相随,用意不用力等诸特性。  相似文献   
8.
在整体观念指导下,根据“天人合一”的传统理论,结合新兴的“全息学”的观点,把影响体育教学训练的诸因素归为系统,提出了系统间的全息效应。通过优化组合,使系统间对应全息作用元发生共振,获得时间短、效益大的教学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9.
《警世阴阳梦》、《清夜钟》作者新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合运用有关材料,证明了《警世阴阳梦》是作者在大量抄录和改编《玉镜新谭》的基础上写成的;并证明了《清夜钟》的作者确为陆云龙。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是中医重要典籍,它将五行与人体形态、体质、人格特征等属性进行联系,提出“五形人”并推演出“阴阳二十五人”学说。“阴阳二十五人”包含了理论驱动式、演绎式的人格理论,不同于西方数据驱动式、归纳式的人格理论,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此同时,该学说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瑕疵,需要加以完善和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