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黄滔诗歌用韵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唐诗人黄滔诗作繁富而且影响较大,是研究晚唐语音的重要语料。对其诗韵进行穷尽式调查的基础上略作分析能证明王力先生晚唐──五代音系的可靠性,而其自身的特点也真实反映了当时实际口语的面貌。黄诗对于考察研究晚唐──五代语音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黄滔与闽地文人群体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初唐薛令之起,闽地陆陆续续有人及第,但影响微弱。直到晚唐,闽人走入全国文化中心之势渐起,及第者渐多,闽地文人势力渐强。唐亡之际,中原名士纷纷入闽避祸,多以黄滔为宗主,而闽地文人多与黄滔交往密切。黄滔以其在唐末的文学影响及在五代闽国文坛独特的政治和文学地位,不自觉地在唐末五代闽地文人群体的崛起运动中起到中心人物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滔是唐末闽籍文士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其人生经历与生活心态亦可为其时闽地文人的缩影。以黄滔24年科举生活中及稍后所创作的诗文为例,对其读书与科举心态加以研究,可以管中窥豹,探究唐末一代闽籍士人之风貌。  相似文献   
4.
5.
关于黄滔的生平行迹,因史料所限,前人研究甚少.文章结合黄滔的生平、作品及相关史料,将其一生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并略考其每一阶段的行迹.  相似文献   
6.
《莆田学院学报》2019,(1):57-61
分析《莆阳黄御史集》中黄滔的七言绝句,总计49首七言绝句诗作中,有感慨怀才不遇、表达家国之思、仰慕高洁之士等的丰富内容,诗同时也体现出诗人黄滔朴素的辩证思想。更难能可贵的是,身处晚唐五代十国的诗人黄滔以诗歌为发声筒,呼吁闺中女子大胆争取自由,勇于挣脱闺房约束,表现出诗人初步的女权主义意识,使得其诗闪烁着伟大的人文思想光芒。  相似文献   
7.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黄滔传》认为闽国国主王审知终身不称帝,黄滔的规劝起了很大作用;还说韩、李洵等来到闽国的几十个中州名士,"悉主于滔"。考察黄滔与王审知、与中州名士交往等文献材料可知,这两个观点或者有失偏颇,或者误导性极强,故需要慎重对待。质疑黄滔在闽国的地位只是求真,不是要否定也不会否定黄滔为闽国重要诗人的文坛地位。  相似文献   
8.
黄滔集成书后至宋逐渐散佚,其八世孙黄公度据家藏残稿编辑成十卷本《东家编略》,九世孙黄沃又加裒辑并于淳熙、庆元年间两次刊刻行世。明正德、天启、万历、崇祯年间皆有刻本。清末王懿荣以影钞宋庆元残本为底本,并以明正德本补其阙文刊于北京。黄集多次刊刻大致以南宋庆元本为祖本,其最为精善者当为清末王懿荣《天壤阁丛书》所收《莆阳黄御史集》。  相似文献   
9.
正"天上佳期称七夕,人间好景是秋光"。每每吟诵宋朝诗人吴儆的名句,秋就会浮现眼前——秋景让人美不胜收。当秋风吹过、秋雨落过,极目远眺,蓝的天、白的云、青的山、红的叶、黄的草,叠翠流金,五彩斑斓。赞美秋的美言妙语早已被万口吟诵,如唐代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元代关汉卿的"红叶满山溪,黄菊绕东篱。"古人把秋描写得惟妙惟肖,令人神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