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45篇
综合类   15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足球裁判所必备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愈演愈热的“黑哨”,不仅在足球界掀起了很大的风波,而且在体育界乃至全国都产生了极大的震动。拟就裁判员所必备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从一个侧面分析“黑哨”产生的原因,并以此请社会各界给予裁判员理解、理解再理解,请各裁判员要有勇气面对现实,重振黑衣法官的雄风。  相似文献   
2.
法笛 《传媒》2007,(5):59-60
近几年来,中国足球尽管成绩糟糕,行业环境恶劣,假球黑哨泛滥,球迷大量流失,直接导致了其整个项目的诚信缺失,但由于足球在体育领域中的"第一运动"的特殊地位,仍然被众多的媒体所关注,据统计,在国内专业体育报中,国内足球版面所占的比例达到了40%,有中超球队所在城市的都市类报纸,这个比例达到了其体育版面的60%.  相似文献   
3.
闫斐 《记者摇篮》2007,(6):34-34
2001年12月,“一位还有良知的裁判”给浙江绿城俱乐部董事长宋卫平写了一封匿名信,信中称自己是曾经执法过浙江绿城俱乐部比赛的一名主裁判,因为受到良心的谴责,随信退回吹“黑哨”而得的4万元赃款。之后,浙江省体育局和浙江绿城足球俱乐部向媒体公布了那  相似文献   
4.
足坛"黑哨"刑法定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我国刑法学界对足坛"黑哨"刑法定性的3种代表性意见,即无罪论;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说;受贿罪说。对"黑哨"进行刑法分析,认为:基于中国足协的特殊地位,由其指派的裁判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从"黑哨"的行为特征看,完全符合受贿罪的构成要件,应当由司法机关介入对其犯罪行为进行刑法规制,充分发挥刑法的惩治、威慑作用,以便有效地治理"黑哨"现象。  相似文献   
5.
从功利主义的角度谈我国体育运动中的“黑哨”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运动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功利主义的影响。功利主义一方面带给体育运动发展的契机与动力,但在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的现代社会,它同时也带给体育运动的是“黑哨”、“赌球”现象背后的利益追逐。毋庸置疑,功利主义过度的侵袭,导致体育运动离奥林匹克精神越来越远,走向工具理性,陷入了发展的困境。只有从文化、社会、个人三个纬度构建交往理性,才能超越这个困境、回归体育运动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郑淑文 《体育博览》2011,(7X):27-27
"黑哨"一般指裁判员收受贿赂或受人指使在足球比赛中通过有意的误判、错判、漏判等个人行为来主导比赛结果的一种违法行为。足球黑哨等腐败现象严重制约着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其释义、产生的背景、危害等方面做出研析,并对其进行经济和法律方面的审视,总结国内外的处置规定,对"黑哨"问题给出最佳的建议,以期给足球运动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足球职业联赛中存在的“假、赌、黑”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假、赌、黑”现象是我国足球管理体制冲突的结果,是中西方足球文化对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是社会转型过程必须付出的代价,是回报率过高形成的利益驱动,是立法与执法方面缺失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我国职业足球比赛裁判员现状与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职业足球比赛裁判员的管理存在着足协权力过分集中,裁判员的职业道德素质重视不够,裁判选拔制度不够透明,管理法规执行不力,司法介入困难等问题。据此,从裁判员选拔制度、道德建设、监督部门的独立性、财产监察制度、舆论监督、司法介入、裁判的职业化进程及中国职业联盟组建等方面进行了对策性研究,为我国足球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司法介入"黑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赵豫 《体育学刊》2002,9(5):23-25
从法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就司法介入黑哨事件,对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足协与裁判员的身份界定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就黑哨事件的处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产权、制度与公平竞赛--解读"假球黑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近年来屡屡爆出假球黑哨的丑闻或遭强烈质疑,令球迷和关心足球发展的各界人士痛惜不已.从产权和制度的角度去认识这个问题,认为:西方职业联赛中,各私有俱乐部本着追求长期利益的动机而进行的是长期重复博弈,重复博弈使得公平竞赛自我维持.而中国大多数职业俱乐部是国有资产,国有产权不可避免使俱乐部具有短期行为和维权意识弱等特点,这使得公平竞赛制度在中国联赛内部能内在维持,只能借助产生于政府的外在权威力量--中国足协来强制干预.但由于中国足协经常不能受到委托人有效的监督,足协在维护联赛公平竞赛的过程中也因而是经常缺位的,这使得外在的中国职业联赛公平竞赛制度也经常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