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篇
教育   40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23篇
综合类   3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试论体育社团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嵘  张昌来 《福建体育科技》2004,23(1):26-27,37
文章通过对体育社团自治、自律、激励、监督和保障五种机制的分析,提出:强化体育社团服务功能,出台社团法,运动项目协会应从运动项目中心完全独立出来,改变多重管理的局面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网络信息技术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网格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际竞技体育现状出发,介绍了网络信息技术在体育赛事信息管理、科学的运动训练方法、体育信息资源的建立以及竞技体育产业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实例,阐述了网络信息技术的研究与运用对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与竞技体育产业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体育专业武术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贯彻和落实教育部《武术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即以"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的原则推进高校武术教学改革。本研究采用实验法、调查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对陕西理工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进行分组教改实验。结果表明:加大基础练习力度,重视提高练习方法,突出武术的实效性,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教学效果及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均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全世界更好地发展田径运动,国际田联和德国田联一起推出了"少儿趣味田径"这种新的田径形式。而体育田径器材是该项目顺利开展和普及推广的必要物质保障,田径器材的开发研制对于少儿趣味田径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就当前国内少儿趣味田径的发展趋势、器材开发的意义及研制时应注意的问题作了分析,供广大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10年广东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整体赛事的综合分析,对广东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了解我国体育赞助市场的相关立法现状,分析体育赞助市场法制内容的主要表现特征,提出改善我国体育赞助法制环境的应对策略,旨在建立系统而完善的法制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加速和推动我国体育赞助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系统分析了运动训练理论的基本概念、意义、类型,探讨了竞技运动训练理论及方法的创新与竞技水平提高的关系,认为加快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是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对黑龙江省五大城市科技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经济收入、体育消费、锻炼场所、锻炼形式、锻炼项目、体育活动动机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改善五大城市科技人员健身环境及其健康水平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兴奋剂问题是将奥林匹克运动众多矛盾体现得全面、鲜明、深刻的问题之一。兴奋剂是奥林匹克竞技本质异化的自然产物,是奥林匹克竞技运动损害身心的特殊副产品,是奥林匹克运动中自然的、人为的、历史的不公平的产物,是体育政治化扭曲的不良产物,是竞技体育职业化和商业化的畸形产物,是体育科学化的怪胎。当前在反兴奋剂问题中应对运动员和一般群众有所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0.
试论建立我国竞技体育的联合投资与供给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竞技体育更好地走产业化、社会化之路,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我国的竞技体育投资体系,研究通过文献资料和调查访谈,从分析竞技体育产品"公共性"和"私人性"着手,分析了影响我国竞技体育投资的若干问题,提出了采用合同制的竞技体育产品供给方式,并逐步推行竞技体育产品的民营化改革,以拓宽我国竞技体育的投融资渠道,推动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