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散居族裔批评视角解读莫里森的佳作《宠儿》可以看出,莫里森将颠覆殖民话语与重构美国身份认同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一方面,莫里森通过对基督教文化的改写,颠覆了以"大熔炉"为象征的殖民话语;另一方面,莫里森重新构建了被喻为"被子"的美国身份认同,强调了多元文化并存的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2.
3.
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是当代美国文学界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她以非凡的勇气和深邃的探索,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掀起了一次黑人文学的高潮。通过分析她的长篇小说《宠儿》中塞丝母亲的身体标记、塞丝后背上树的“意象”以及宠儿脖子上的伤痕,可以了解小说中“身体”政治的内涵和这些描写所体现的权威建构。  相似文献   
4.
托妮·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 ,其巨作《宠儿》奠定了其作为一位杰出的美国小说家的地位。在黑白文化冲突中 ,黑人 ,尤其是黑人女性遇到了身份危机。《宠儿》的发展史就是黑人族群 ,尤其是黑人女性的艰辛的身份求证之旅 ,最终 ,《宠儿》通过塞丝的自我求证和冤魂“宠儿”的讣证使黑人女性得以逃脱身份危机  相似文献   
5.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讲述了一个不堪叙说的故事,以一种被压抑的叙述为手段,再现了神秘的人类救赎仪式,升华了种族创伤记忆.在她的创作中,她以艺术手段表达了非裔美国文化对西方主流文化的反叛,探索一条走出历史阴影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托尼.莫里森对身体政治有着敏锐的认识。她非常擅长把身体概念与政治主题结合起来,尤其擅长刻画女性人物的身体感受,并以此来反映她的政治意图。在《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有着被白人价值观内化的身体诉求;在《宠儿》中,塞思和母亲等人进行着无奈的身体挑战;在《秀拉》中,秀拉开展着积极的身体抗争。这些都体现了莫里森对身体政治,尤其是对女性身体政治的关注和审视。  相似文献   
7.
虞春燕 《海外英语》2012,(15):203-204
Toni Morrision’s Beloved earns a wide degree of recognition for its stylistic brilliance and psychological depth in American liter ature and it is discussed not only as a presentation of slavery,but also as motherhood.This paper,in the light of Shklovsky’s theory of defa miliarization,aims to exam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iques of defamiliarization in Beloved from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narrative point of view and language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8.
《宠儿》是非裔美国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历史三部曲之一。从霍米·巴巴的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小说《宠儿》中的黑人女性身份的建构,通过分析莫里森在小说中对黑人女性一段被遗忘历史的痛苦回顾,揭示出生活在奴隶制及其阴影下的人们,只有爱自己,积极融入黑人社区,才能直面历史的阴魂,重新寻找历史对现实的意义,粉碎无法言说的过去附加于身的他性,走上获得主体地位之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后现代伦理的角度分析了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宠儿》中塞丝杀婴行为所产生的伦理的悖论性,同时揭示了社群中所蕴涵和运作的矛盾结构,即晚期德里达所论述的免疫性与自身免疫性逻辑:每个社群在自我保护的同时,又在针对自身。这种结构存在于不同层面,美国的南北战争、黑人社群、塞丝同自己孩子的关系,甚至当前的反恐斗争都遵循这种逻辑。最后,本文指出,文学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控当前世界局势的种种机制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拼贴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代表性写作手法,是后现代主义作家解构传统意义,颠覆传统文学模式的有力武器。在莫里森的《宠儿》中,拼贴手法与传统文学形式和语言产生了碰撞,并最终获得了一种完美的结合。文章着重从片断的文本体现到这些碎片所体现出的内在联系入手,由表及里地向读者展示拼贴的特殊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