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5篇
教育   91篇
科学研究   6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废气和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暖对黄土高原塬区农作物生长和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分析气候变暖对黄土高原塬区作物发育期的影响表明:气候变暖使冬小麦越冬前各发育期日期推后,越冬后各发育期日期提前;冬小麦全生育期生长天数缩短,每10年缩短8.3天,主要是越冬期(休眠期)缩短,每10年缩短6.8天;冬小麦越冬死亡率降低。使玉米各发育期日期提前,但播种期、三叶期、拔节期、抽雄期日期提前较小,其变化速率仅为0.5天~1.1天/10年;而乳熟期、成熟期日期提前较多,变化速率为3.5天~9.0天/10年。冬小麦、玉米气候产量变化与干旱发生程度有关,干旱越严重,气候产量越低。年气候生产力40年(1961年~2000年)呈递减趋势,递减率为1.13kg~19.21kg/(hm2·年),从对未来假定的气候变化年型看,以暖湿型气候年型对农业生产最为有利,年气候生产力增加13.7%~31.2%;冷干型气候对农业生产不利,年气候生产力减少5.1%~27.1%。  相似文献   
3.
张童朝  颜廷武  仇童伟 《资源科学》2020,42(6):1123-1134
中国农业面临着劳动力老龄化与绿色化转型的双重约束。聚焦于跨期技术属性,本文提出了中国情景下年龄对农民跨期绿色农业技术采纳的倒U形影响假说,进而以秸秆还田为例,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利用冀鲁皖鄂4省1372份农民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①年龄对于农民跨期绿色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效应呈倒U形态势,“中年农民”成为现阶段绿色农业技术扩散的积极力量;②人力资本和风险偏好是年龄影响农民跨期绿色农业技术采纳的重要中介变量,两者的中介效应占年龄总效应的71.94%;③信息化和耕地规模对中青年农民的跨期绿色农业技术采纳具有促进作用;经济价值认知、是否贫困、供水情况、补贴和处罚政策对中老年农民采用跨期绿色农业技术表现出积极影响;社会资本对中青年农民的技术采纳具有负向影响,但有利于中老年农民采纳跨期绿色农业技术。由于年龄较高农民积极采纳跨期绿色农业技术其实是该群体非农就业机会减少而被动“以农为业”的结果,这表明农业生产包括农业资源保护与开发缺乏最为优质的劳动力支撑;另一方面,非农就业的青壮年劳动力由于缺乏务农经历,多年后回归农业又能否承担起农业绿色化转型的责任也值得思考。因此,劳动力老龄化对中国农业短期的影响在于如何把地种好,而长期的潜在威胁依然是谁来种地。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微波的热凝固效应治疗胃粘膜脱垂.方法内镜直视下经活检钳道管导入微波同轴导线用针状或球状头对准脱垂胃粘膜的头、体、尾部进行烧灼治疗,使脱垂粘膜的蛋白质变性凝固,水分汽化蒸发,粘膜与粘膜下组织"焊接"紧密,粘膜组织收敛缩小变平.结果治疗76例随访1~3月,内镜复查53例复查率69.7%,临床症状好转率100%;内镜复查显效73.4%;有效20.8%;无效5.6%;总有效率94.3%.结论内镜直视下微波烧灼治疗胃粘膜脱垂是一种有效、简便、价廉的治疗方法,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秸秆禁烧工作研究,分析当前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安徽省实际,从循环经济视角下提出多渠道筹资调动积极性和"联收联耕"规避劳动力不足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发酵秸秆饲料是利用高活性微生物菌剂,将秸秆饲料的某些成分进一步合成为营养价值较高或适口性较好的物质,使秸秆变成质地松软、湿润蓬松、酸香适口的粗饲料,是解决人畜争粮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禹城市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研究是实现粮食稳产、高产的前提,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理论基础。对不同条件下的作物生产潜力准确估算和适宜的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是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采用PS123作物生长模型进行作物生产潜力计算,根据山东省禹城市实际状况,确定了模型输入参数,计算了研究区玉米、小麦和大豆的光合、光温、气候和气候-土壤生产潜力,采用作物结构订正计算区域粮食生产潜力。考虑粮食生产中光热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社会经济资源等方面,从准则层和因子层两个层面构建了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模型,确定了各评价因子的目标值和权重,对禹城市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①山东省禹城市光合生产潜力52 784kg/hm2,光温生产潜力11 023kg/hm2,气候生产潜力8 377kg/hm2,气候-土壤生产潜力6 450kg/hm2,对这3种作物的实际产量进行结构订正得到该市1999年~2001年粮食平均现实生产能力为6 244kg/hm2,禹城市粮食生产潜力较大; ②制约粮食生产稳产、高产主要自然因子为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劳动生产率、化肥利用率和产投比的低下是主要的社会经济限制因子。根据不同的限制性因子,本文提出了单项资源利用技术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江苏实际情况,改进了彭曼公式中的系数,加入作物需水系数和土壤供水系数,建立农田蒸散量的计算模式,计算出淮北地区主要作物全生育期需水量及时分布规律。同时,提出了20cm小型蒸发器产测蒸发量与标准蒸散量的统计模式,以此作为计算农田实际蒸散量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设置3组实验组和3组对照组,研究污泥和尿素对小麦秸秆厌氧发酵的影响。以100g小麦秸秆为发酵原料,当3组实验组中接种河塘污泥分别为20g,30g,40g时,累积产气量分别为1429ml,2163ml,2544ml,平均日产气量分别为59.54ml,80.10ml,94.20ml。分别添加2.0g尿素后,累积产气量分别为3521ml,4322ml,5209ml;平均日产气量分别为140.84ml,166.20ml,192.90ml。结果表明,随着污泥接种量的增加,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麦秸秆发酵累积产气量均显著增加。同时,3组实验组均在实验第一天没有产气,第27天产气结束。3组对照组均在第一天有产气,第25天产气结束。结果表明,添加尿素,对提高小麦秸秆发酵产气量,缩短秸秆发酵周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云贵 《大众科技》2012,(7):153-154,118
目前市场发电用煤供应紧张,各电厂普遍面临煤种变化大,实际燃用煤质较设计煤种变化较大,直接导致锅炉效率下降,电厂整体经济性下降。结合茂名热电厂300MW机组掺烧印尼煤的情况从运行实际出发,分析解决了由于煤质不稳定等对锅炉的正常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