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教育   1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古典式摔跤运动员主要关节的肌群力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美国产赛贝斯(诺母-700)多关节测力仪对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进行主要关节力量测试与分析,对膝关节、肘关节和腰背在两种角速度下的伸、屈肌群共20组测试数据分别作相关聚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膝关节、腰背和肘关节力量特征,可用各关节作功时的相对峰力矩、加速时间和峰力矩角度的参数大小评价;我国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腰背力量最大,膝关节力量次之,肘关节力量最小。  相似文献   
2.
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冬训期心境状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优秀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进入冬季集训期后,大负荷训练对其心境状态的影响,以监控训练。方法:选取28名运动员,分别在集训前、集训4周后、调整1周后对其心境状态进行测试。结果:大负荷训练4周后,POMS的紧张、愤怒、疲劳、抑郁和TMD(情绪紊乱分数)值显著升高,精力显著降低;调整1周后,除精力恢复外,其余指标没有改善。大负荷训练4周后,ATSMS的情绪应激、疲劳、心理耗竭和心理疲劳值显著升高,感觉良好和自我效能显著降低;调整1周后,除感觉良好和自我效能感恢复外,其余指标没有改善。结论:集训期心境状态变化有其特殊规律,具有持续性、弥散性的特点,应结合指标变化的特点,把握其规律性,综合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3.
通过ISOMED 2000肌力测试系统对国家古典跤队优秀运动员的膝关节屈伸肌群、肘关节屈伸肌群、躯干屈伸肌群和肩关节外旋、内旋肌群进行了等长肌力测试,获得了优秀古典跤运动员所测关节肌群的力量数据。通过研究所测肌群的相对峰值力矩屈伸比,左右侧肌群相对峰值力矩差异和各关节力矩占躯干力矩百分比,初步揭示了古典跤运动员所测肌群的力量特征。  相似文献   
4.
以国家队重点男子古典式摔跤运动员焦华锋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法,针对焦华锋在2008年奥运会资格赛前,体重、运动能力、血红蛋白(Hb)、血睾酮(T)、皮质醇(C)、T/C、肌酸激酶(CK)、血尿索(BUN)等指标进行研究,通过观察焦华锋降控体重期间各项机能指标的变化,探索针对焦华锋赛前科学调控竞技状态的方法,同时为摔跤项目更好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焦华锋控重计划与科学的饮食、科学的营养补充和训练计划相结合,这种个体化控重方案保证了运动员能够平稳、顺利的降到目标体重。训练后主观感觉良好,未出现过度疲劳的现象,竞技能力未受体重影响,身体机能状态和精神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5.
运用运动心理学和运动训练学相关知识,采用理论分析方法,结合古典式摔跤运动实际情况,探讨古典式摔跤运动员战术思维能力对比赛的影响,以及战术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分析古典式摔跤运动员战术思维能力的形成过程及特点,明确战术思维与运动成绩的相互关系,同时总结归纳了一些战术思维的培养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选取28名优秀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进入冬季集训期后,运动训练对其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监控训练。结果表明:大负荷训练4周后,运动员血清C、BUN、CK值显著升高,而Hb、T、T/C比值显著下降;调整1周后,运动员生化指标不同程度恢复。提示生化指标能直接反映运动训练负荷大小,应结合生化指标变化的特点,把握规律性,综合监控。  相似文献   
7.
易善军 《体育科技》2010,31(1):59-61,71
根据古典式摔跤新规则改变的特点,采用文献资料法,结合我国十运会预决赛成绩统计和技术的分析。结果表明:十运会古典式摔跤预赛主要得分动作是站立"过胸"和"转移";决赛主要得分动作是跪撑"提抱"和"滚桥"。比赛名次都有很大改变。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重竞技类项目运动员在亚高原基地训练时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采用常用的生理学指标,对参加第4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陕西省古典式摔跤队集训运动员跟踪测试约2个月。经过对所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古典式摔跤队集训运动员的血红蛋白、血压、晨脉与体脂在亚高原训练期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通过国际摔跤联合会对古典式摔跤规则修改前的2008年奥运会和修改后的2009年全国运动会比较,结果:1)规则修改后,参赛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动作和得分能力有所下降,但使用动作的成功率有所提高;参赛运动员在90 s站立摔过程中比分取得优势后,30 s跪撑摔的积极性大大下降;2)规则修改后,参赛运动员站立动作使用的比例增加,逼迫对手出界成为站立主要得分手段;跪撑反抱技术动作的使用比例大大下降,抱腰滚桥成为最主要得分手段;3)规则修改后,站立逼迫对手出界和跪撑主动出界成为常用的空间战术;比赛攻防节奏有所下降,但攻防成功率有所提高。建议:我国古典跤运动员及时应对摔跤竞赛规则的变化,充分发展和提高逼迫对手出界和抱腰滚桥这两大关键技术,在比赛中达到技术与战术的一体性化,在重点级别形成高水平的竞争群体,才有可能在重大国际比赛中有更大作为和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10.
研究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赛前集训期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以便更好地用于指导赛前集训。以10名男性古典式摔跤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跟踪测试集训期各项身体机能指标。结果表明:1)CK随强度增加而升高,BU随运动量增加而升高,同时BU持续升高与疲劳的积累也有关。2)短期训练对HB基本没有影响,用HB变化规律来监测运动员身体机能和对训练量的适应应以长期监测为宜。3)血清T先升后降,C随强度增加而升高,T/C值先稳定后下降,出现轻度“高皮质醇-低血睾酮”症,血清T、C和T/C可作为评价疲劳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