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97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花语的含蓄性、丰富性、情感性、象征性等方面阐述了现代花语的审美构成与审美特性,并分析了现代流行花语提炼与升华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鼓词是一种大众化的中国文艺形式,抗日战争时期人们通过通俗的鼓词创作来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见证了抗战对中国的影响。梳理抗战时期的鼓词文献85种,从鼓词作品内容着手对抗战鼓词进行分类,总结其特色及价值,利用SWOT分析法探讨抗战时期颇具特色的鼓词文献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3.
《赌窟里的花魂》是中国作家徐行的一部小说,虽鲜为人知,在情节构架和人物设置等方面和法国小伸马的《茶花女》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两个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作家在塑造女主角形象时。都有意无意地投射了相似的男性中心意识,从而使女主人公在他们的男权话语中,充当了被牺牲者和被救赎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瑶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长鼓舞,蜚声中外,名垂千古。作为民族艺术的突出代表和典型标志,在日常生活中,长鼓是瑶族民俗祭祀活动中的重要道具,是瑶族图腾崇拜、祖先信仰的象征。它展现的风格,凸现了瑶族舞蹈的艺术特性;它营造的氛围,形成了瑶族舞蹈的艺术个性;它升华的主题,突出了瑶族舞蹈的艺术本性。  相似文献   
5.
民族传统体育走进课堂是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在分析河东花棍舞起源与发展、体育文化传承价值的基础上,对运城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开设花棍舞课程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认为:运城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具备开设花棍舞特色教学的理论依据、社会依据和实践依据,并进一步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运城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突出特色教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河南大鼓艺术是流传于驻马店地区的稀有古老曲种。通过对其艺术特色的研究,突出其古老性与艺术性,并期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找到保护与传承河南大鼓艺术的措施和办法,让这个古老的艺术曲种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代美籍华裔作家邝丽莎所著的<雪花和秘密的扇子>以独特的中国女书文化为背景,展现出深刻的东方女性主题.以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为基础,分析其创作主题、叙述特点,探讨新时代的华裔作家是如何通过文学文本来碰撞和超越东方主义的.从而发现,在跨文化背景下,华裔外籍作家仍难彻底摆脱东方主义的影响,尊重与理解异质文明,求同存异,应是...  相似文献   
8.
花卉在园林绿化、城市景观设计和环境美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花卉种类繁多、内容极其丰富,随着花卉产业化的发展,给花卉赋予了更广阔的研究空间。花卉栽培技术具有研究范围广、综合性与实践性强、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的特点,因此,在花卉栽培教学中开展了多媒体教学方法及其效果的研究。本文根据花卉栽培课程的特点,论述了多媒体在花卉栽培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提出了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于女性作家而言,作者型叙述声音有碍于女性以女性身份发出自己的声音,却有助于女性形成文本的叙述权威。凌叔华对既有的文本常规和主流意识形态,采取了既合作又反抗的姿态,在其代表作《花之寺》中巧妙建立属于女性的文本叙述权威。小说传达了女性人物内心的希望与失望,描写女性内心获取了读者对女性的同情,而深入男性内心则体现了对男权制度的批判。《花之寺》中的文本具有在表面上遵从传统而实质上僭越于传统的双重特征。  相似文献   
10.
非洲菊新品种'紫心红瓣'和'绿心玫红'的组培快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非洲菊新品种‘紫心红瓣’和‘绿心玫红’的组培快繁体系。以非洲菊新品种‘紫心红瓣’和‘绿心玫红’花蕾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水平对花蕾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愈伤和芽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NAA0.2 mg/L+6-BA2.5 mg/L和MS+NAA0.1 mg/L+6-BA5 mg/L,扩繁培养以MS+NAA0.1 mg/L+6-BA 3 mg/L为宜,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1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