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艾灸在改善心肺功能、提高免疫系统水平、增强机体物质储备方面有着独特功效。为探讨艾灸对运动训练大鼠皮质醇、心钠素、血乳酸水平及脏器指数的影响,以SD雄性大鼠为实验对象,建立跑台运动训练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组为安静对照组、训练对照组、艾灸训练组,每组各8只。测定皮质醇、心钠素、血乳酸及脏器指数水平等指标。研究结果显示,长期大强度训练引起大鼠体重显著性下降,艾灸可以抑制这一下降趋势;大强度训练可以引起血乳酸含量升高,艾灸加快了运动过程中血乳酸的清除速率;长期大强度训练引起大鼠心钠素水平显著性下降,艾灸可以抑制这一下降趋势;有效抑制了运动造成皮质醇水平的升高;抑制这种由于大强度耐力性项目造成的脏器指数变化。提示,艾灸可望作为现代高水平运动队常用的一种培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电针疗法对运动性疲劳的防治作用。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安静组(A组)、运动即刻组(B组)、运动后60min组(C组)、运动+电针1组(D组)、运动+电针2组(E组),采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建立运动性疲劳大鼠模型,D组和E组分别采用2/15Hz、2/100Hz不同针刺频率进行干预,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皮质酮、睾酮以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与安静组比较,其余各组皮质酮(C)均明显升高,睾酮(T)显著降低,血清T/c比值具有显著性(P〈0.05);与单纯运动C组比较,电针干预组血清MDA均降低,SOD均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电针干预组组间比较,运动+电针1组(D组)较运动+电针2组(E组)血清MDA降低,SOD升高,其中血清SOD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能有效防治运动性疲劳。不同频率针刺对运动性疲劳的防治效应不同,2/15Hz频率针刺效果优于2/100Hz频率针刺。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艾灸足三里穴、肾俞穴对网球队员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24名队员按配对设计分为对照组和艾灸组。两组进行相同的体能训练,艾灸组接受艾灸足三里穴和肾俞穴处理。分别于实验前和实验8周后采用无氧功率自行车测试最大无氧能力值、功率/体重值、最大峰值功率等无氧能力指标;同时测定运动后3 min血乳酸(BLa)含量。结果:实验前两组无氧能力指标和BL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8周后,艾灸组最大无氧能力高于对照组,而BL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艾灸组实验后最大无氧能力和最大峰值功率也高于实验前,BLa含量也低于实验前(P<0.05);对照组实验后最大峰值功率也高于实验前(P<0.05)。结论:艾灸足三里、肾俞穴可提高网球队员无氧运动能力,降低运动员BLa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效果。方法:100例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以当归注射液加甲钴胺注射液注射曲池、血海、足三里;对照组50例,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8﹪;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9.2﹪。2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观察艾灸足三里、肾俞穴对网球队员肌肉力量的影响。方法:24名队员按配对设计分为对照组和艾灸组。两组进行相同的体能训练,艾灸组接受艾灸足三里穴和肾俞穴处理。分别于实验前和实验8周后测定两组握力、背力、大腿力、前臂围度、前臂皮褶厚度、大腿围度、大腿皮褶厚度。计算前臂比肌力、大腿比肌力。结果:实验前两组间比较上述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8周后,艾灸组上述指标除背力外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且实验后艾灸组和对照组的握力、大腿力、前臂比肌力、大腿比肌力均高于实验前(P〈0.05)。结论:体能训练可以提高肌肉力量,同时也说明艾灸足三里、肾俞穴可协同体能训练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