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17篇
科学研究   18篇
体育   56篇
综合类   6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燕军  姜玲 《体育科技》2003,24(3):36-39
运用文献法、问卷法、类比法、分析与综合法 ,对青少年业余游泳运动员赛中心理状态因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 ,环境因素和动机因素是主要影响青少年业余游泳运动员赛中心理状态的因素 ,针对这两个因素从环境适应能力和动机方面的主要表现出发 ,对赛中心理反应进行分类说明 ;同时给教练员提出了一些平时训练和赛前调节运动员心理的措施和方法 ,并指出了形成最佳临场状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ABSTRACT

Lighting a cultural heritage artifact requires balancing visual perception with preventive conservation, by providing the best lighting (in terms of spectral distribution and quantity) to enable the viewer to appreciate details and color, while limiting photo-induced degradation. The paper outlines the methodology applied by a multi-disciplinary team while lighting the Shroud of Turin at its last public exhibition in 2015. The methodology considered the special requirements of the Shroud, including exposure to ultraviolet light, while providing appropriate display conditions that would meet audience expectations. The desired appearance (readability of the body image and color) was defined with the help of Shroud researchers and confirmed by subjective tests, while appropriate light levels for preservation were set in agreement with standard requirements and using knowledge of the degradation of linen in visible and UV light. The installation provided a controlled environment and a managed visitor route to the Shroud, assuring excellent perception of both details and color, with the lowest illuminance level about 15?lx.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古代悼亡诗的伤逝主题及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悼亡文学是祭悼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起源与发展从一开始就受社会文化、民族心理、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悼亡作品中创作主体的情感通常表现为一定的模式 ,这些情感模式展示了传统的爱情观 ,特别是对失落的爱情的态度。而悼亡作品的价值取向又表现了传统的爱情价值观和自我价值观的统一。悼亡作品中独特的情感表达模式和价值取向共同构建起了悼亡文学有别于其它文学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仪礼.士冠礼》详细、系统地记载了冠礼正礼的仪节。但是,冠礼仪式在正礼之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形,主要有:用醮、庶子冠礼、孤子冠礼、是否用乐、冠者母不在、将冠而遇丧事、天子诸侯加冠,等等,反映了当时的礼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地域差异、身份差异,而不是整齐划一的。  相似文献   
5.
朗读和说话同为展示有声语言的活动,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加强朗读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信心,规范语音面貌,积累词汇,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提高口语表达的技巧和艺术水平。因此朗读是口语训练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渝东南与鄂西北民歌有许多相似处,这与其山川地理及人文有紧密的关联。巴楚之南与巴楚之北各处四省交界处,其间千山万水阻隔,距离遥远,但民歌中相同或相近的句式、方位、神秘葬俗所包含的巫术与宗教意蕴相同或相近,风水龙脉观念与人们头脑中的吉凶祸福观念紧密相关。二地同受巴楚文化浸润和渗透,民众思想、感情、思维、生活、风俗习惯等相融,有许多因子在其中遗传和更新,陕豫川鄂、湘鄂渝黔或陕豫川湘鄂渝黔七省联合开发、保护自然和人文资源,避免人为的、地区割裂所带来的文化缺失、旅游和经济等方面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青庐,又称百子帐,源于北方少数民族生活习俗,因其名寓意多子多福,被唐人广泛应用于婚礼中。青庐在唐前期作为新人共度良宵的洞房,后期则演变为举行撒帐等婚礼仪式的喜帐。青庐在唐人婚礼中功能的变化说明了唐代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查法,调查记录潮汕民俗游神赛会的仪式展演过程.从祈祥纳福,和睦乡邻,构建和谐社会;娱乐狂欢,传承、弘扬民俗传统文化;普天同庆,促进区域体育发展三方面来分析潮汕地区游神赛会仪式展演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用于郊庙祭祀等仪式的声诗,即雅乐的乐章被赋予了统治者的政治理想,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礼乐文化的重要体现。其歌辞的撰写、表演风格的形成,均典型地映现着当时的文化特质。本文在对比历代郊庙声诗形式构成的基础上,对宋代郊庙声诗的总体风格进行了全面评析。认为宋代郊庙声诗风格舒迟和雅,鲜明地表现出模范"古乐"传统、全然雅颂化的倾向。这一风格的形成与宋代文化建设中浓厚的复古思潮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五代宋初北派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高峰,其中的自然主义思想影响了中国山水画后世的发展,其图式与风格成为后世的典范,表现出的理性的光辉照亮了整个山水画发展的历程,表达出的意境成为文人向往的理想境界。五代宋初山水画风偏于写实,这种风格的形成经过了各种因素的积累和沉淀,最终达到了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