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嫉妒情感产生的根源及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嫉妒是人类最原始、生命力最强的一种情感。嫉妒产生的根源是恐惧与怨恨他人各方面条件优于自己的混合心理。嫉妒情感具有普遍性、隐藏性、指向性、攻击性、弥散性、复杂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2.
生物入侵不仅对生态系统结构功能造成极大改变,威胁生物的多样性,危害人类健康,而且也对地方乃至全球经济向前发展造成了阻碍。充分了解其危害,采取防范措施,防止生物入侵。  相似文献   
3.
目前存在着较严重的统计掺水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危害性巨大,必须加大《统计法》宣传力度,建立统计责任追究制,严惩掺水主要责任人,使统计数据真正成为领导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学界关于累犯从重处罚的依据存在着社会危害性说、人身危险性说以及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说三种观点。文章认为对累犯从重处罚的依据在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较初犯更大,即主张人身危险性说。因此,对人身危险性的评价在累犯制度的适用中具有重要地位,应当将人身危险的评价引入累犯制度。  相似文献   
5.
判断某一因素是否是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的标准是看该因素是否是决定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因素;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的内容要以决定行为性质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因素为核心内容,包括行为的性质、行为对象、行为的危害结果、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犯罪客体、法定的特定时间、地点、状况和方法、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定的明知,而犯罪主体和违法性不宜作为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黑哨”行为是指裁判员在体育比赛执法过程中故意不遵行竞赛规则、规程和裁判法、违背体育精神和执业道德,违反体育法律法规条例章程的规定而作出不公正判罚的行为。导致“黑哨”行为的原因多样,但其与受贿不存在必然联系,与“受贿”行为存在本质区别。“黑哨”行为是一种具有特定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对比赛各直接利益相关方均产生消极影响和不利后果;破坏了国家公平公正的裁判员制度;损害了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依据其社会危害性和违法性的不同程度,“黑哨”行为应当受到行业内部纪律处罚或体育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  相似文献   
7.
体罚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体罚对于身体的伤害不言而喻,但人们对于它对学生心理、学习、师生关系的不利影响,对社会危害的认识还未达到应有的高度。体罚禁而不止有多方面的原因,它与教师自身素质、学校教育管理、相关法律规定、传统文化有关。只有在认识其深刻危害和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教师、学校、社会协同一致采取有效措施。才能防治这一行为。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制度是符合正义原则的制度,但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却普遍存在。本文从考试作弊的原因、危害和类型等几个方面对作弊问题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分清不同的作弊类型所产生的不同后果,以便从人性角度和教育的目的出发,在解决作弊问题时更好地教育学生,促进教育水平的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审计理论与实践中 ,人们常常将社会审计风险、社会审计终极风险混为一谈 ,误认为审计风险就是审计终极风险 ,对审计终极风险的产生因素认识模糊 ,对其产生的危害认识不足 ,这一方面会加大社会公众的期望差距 ,另一方面也会使审计主体麻痹大意 ,降低审计质量。本文认为社会审计终极风险不是社会审计风险 ,有独特的影响因素和严重危害 ,必须引起社会公众及社会审计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职务经济犯罪的危害极大。犯罪主体除受外部环境的诱惑之外,还与其反社会的意志特征密切相关。在其具有极大危害性的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的支配下,经过精心的策划,进而才敢冒极大的风险,疯狂地进行经济犯罪活动,在金钱面前失去了国家公职人员应有的抗诱惑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