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篇
教育   134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知行问题的探索和争鸣,透视了中国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深邃思考。阐述了对知行问题的争论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从混沌到科学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以全国航空管理系统篮球赛14个队的知行能力获胜率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知行统一观在篮球比赛中的运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比赛是知行能力的竞争,知行统一是通变的基础;比赛中知的核心是知已知彼的认识过程,行的原则是避实击虚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3.
Unfinished and ongoing exploration, Oil Painting, 1.30?*?1?m, September 2015.  相似文献   
4.
《淮南子》所包含的逻辑思想承先启后,在推类理论上,发挥了公孙龙注重类的内涵的研究,把墨辩提出的推类之难进行了深入探索;同时把《吕氏春秋》所提的类不可必推问题作了阐发,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推类理论,推动了中国逻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六书说"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过去研究汉字学的人都把"六书"奉为不可违逆的指针。"六书说"在建立起权威后逐渐变成束缚文字学的桎梏。后代学者因此对其提出了不少批评。"'六书说'能给我们什么?"的质疑似乎大大减弱了"六书"的影响。实际上,"六书"理论对文字学及其他学科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识字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通过"六书"理论的指导得以实现;汉字词义系统的探求亦大多能通过"六书"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找到理据;比较文字学的研究方法需要"六书"理论的丰富……种种新探索使"六书"理论在现代依然体现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荣辱观是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道德、民族精神、伦理三方面论述了传统荣辱观的意义,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八荣八耻”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提炼和升华,也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和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反差展开论述,提出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不仅要知道其重要性,更应该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到行动中,做到"知"与"行"统一.  相似文献   
8.
9.
通过对小学师资队伍现状的分析,提出网络环境下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并对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主体认识与客体的同一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它由“不知”、“知”、“实践检验”、“真知”几个阶段构成。“不知”指主体在实践中发现了问题而现有的经验和知识又不能直接解答的认识状态,它是“知”与“无知”的统一。“不知”是人类认识必然出现的过程,是真理过程的开端。“知”是对“不知”的扬弃,包括不同意见、观点的矛盾运动.其中正确与错误并没有被检验证明,真理与谬误相互纠缠、混杂,难解难分。“实践检验”是“知”上升为“真知”的必经过程,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能判别各种意见、观点的真理性。“真知”指主体通过实践区分了真理与谬误,从而达到主体认识与客体相符合。真理的过程是标志主体从“不知”所面对的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