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奇逢的一个重要思想,即学《易》旨在用《易》以治身、治家与治国平天下。“天下之道莫善于相反而相交以为用”,是矛盾对立统一的。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总是安危相随、泰否相因,始终都是“反交为用”的。所以,他提醒人们要泰不忘否。即便事已得凶,亦当仍使之趋吉,犹“逆挽而进之者,此《易》道之用与造化侔,而圣人作《易》之功亦与天地并也。”  相似文献   
2.
"初唐四杰"中命运、遭际最悲惨的卢照邻,捕捉大量带有个体色彩的悲情意象,运用到其诗骚作品之中,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卢氏意象群。这些卢氏意象,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从色彩的角度看,以暗色调为主;从音响的角度看,以寂静为主;从感情的角度看,以孤独、悲哀、忧愁为主。卢照邻创设这些意象与其政治仕途的"穷"、家庭境况的"贫"、个人身体的"痛"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作为英国文学中的经典名著,《呼啸山庄》长期以来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青睐和追捧。可令人惊异的是,刚出版时它却遭到了评论界的漠视和指责。本文结合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小说批评的主要准则,分析《呼》与这些准则的不符之处,揭示出其最初滑铁卢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4.
灾瑞谶纬的兴起与流衍,乃是汉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结果。它们被广泛用作政论的依据。汉魏史传作品叙述灾瑞,借鉴了先秦以来将灾瑞融入国家兴亡大背景之下的预兆模式。从而形成了奇诡神伟的风格。灾瑞也作为题材,直接成为作品全篇着力描叙的中心对象。谶纬书中对圣王圣人形象的神话描述,亦有其特殊的价值,特别是《春秋演孔图》对孔子的刻画尤为集中而独特。  相似文献   
5.
2003年10月10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评审会在北京召开.在初选通过的50件组档案文献中,专家评定出35件组档案文献列入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其中,中国古代规模最大、最为成熟的类书<永乐大典>成功入围.  相似文献   
6.
生存的困惑与价值的迷途:论高加林人生观的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加林身上,体现出改革开放初期的乡村知识青年内心的普遍矛盾--精神与实在的矛盾.这种矛盾集中地体现在残酷落后但又朴实的现实境遇与祈望追寻现代文明生活的精神追求之间的纠缠不清的冲突,展现出人物的行为价值取向与现实生存际遇之间的矛盾所引起的灵魂的搏斗.本文试图从生存和爱情两方面来探讨高加林人物中潜藏着的这一对矛盾,并试图从人的三重生命的角度分析造成高加林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东汉末年,宦官政治空前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批有良知的士大夫则与宦官集团作了坚决斗争,而宦官集团对士大夫阶层进行了残酷镇压。在这场斗争中,虽然得到人民支持的士大夫阶层是正义的,在力量对比上也一度占据优势,但由于政治经验缺乏、斗争策略错误以及思想观念陈腐,最终导致斗争的失败,使“党锢之祸”成为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朱熹祖籍地婺源公山“杉树王”及朱氏先人墓葬的考察,由民间传说入手,同献与实物互为印证,从而提出与前辈学关于“朱熹绝无风水信仰”截然不同的结论,即朱熹不仅有风水信仰,而且提出“葬涉祸福论”(葬先荫后论)。现实的状况有如“中国又现‘活人墓’”,既触目惊心又令人堪忧。人们怎能不鉴往知来?,我们认为,传统“孝”论的合理内核仍是民族的伦理精神资源,介“孝”道的载体必须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迁移-公墓、安息堂或生态陵园亦可成为人们祭尊先人,寄托哀思的场所。因此,从殡葬改革的层面进行深刻的人反思,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鱼玄机是唐代著名女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一定的地位.她由于笞杀女婢获罪而颇不见容于封建正统观念.文章揭示了鱼玄机的悲剧的根源是由封建门第婚姻、妻妾制度以及她所处的道观畸形的环境共同造成的,不幸的爱情婚姻遭遇,使她在心理上积聚了诸多的消极因素,终于酿成悲剧.  相似文献   
10.
在历史研究中,司马迁把“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与汉兴百年的历史变迁结合起来,让史学承担哲学的责任。以李陵之祸为人生转折点,司马迁对现实政治有了新的认识,从而在深刻反省汉兴百年的历史中看到盛世下的危机。司马迁研究历史的方法是循环论。在继承前人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司马迁抓住“历史循环”的大势,将社会变化的法则与“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历史哲学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