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3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章对英语专业酶一、二年级学生的语音现状进行了调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语音状况,找出了语音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了语音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和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2.
语音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析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语音教学存在的问题。着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对语音学的兴趣,同时注意精讲多练,理论结合实践以提高语音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大埔客家方言属于兴宁小片,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与客家方言代表点梅县方言相较有诸多相同之处,但更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对大埔客家方言音系进行较为全面、细致的描写研究,阐述声韵调的配合关系,并借用实验语音学的技术手段绘制元音声学图及声调绝对时长图。所记音为县城湖寮音。  相似文献   
4.
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了“道通为一”的精神境界,并指出了到达这种境界的方式。首先,庄子通过自然的“天籁”之境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无差别的自然存在样态;其次,他用对自然存在样态的感知来观照人,把人看成是与物一样完全禀受自然之理自然而生的存在,从而否定了个体的主体性;再次,他从否定人的主体性来否定人认知的客观性,进而否定知识存在的意义,也否定了文化,并指出实现这种认知的方法——“莫若以明”;最后,庄子通过“莫若以明”到达了“玄同彼我”、“道通为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学前教育最大的质疑是无能的儿童观.作者在儿童的声音世界里,发现了批判无能的儿童观的最坚实的例证.幼儿世界的一种"原声音"和"代声音",不仅在教育学、心理学的层面附着意义,而且常常具有很浓的理性味道,值得敬重;捕捉儿童的声音、了解儿童的意愿、发现儿童的哲学、关注儿童的成长是本文的动意所在.  相似文献   
6.
突发事件是导致高校学生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保持高校稳定,核心是如何保持高校学生的稳定,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意识多元化、信息社会化、追求多样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用什么方法能够科学而有效地预防和遏制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发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现通过对突发事件类型、原因的分析,探索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方法和措施,以达到稳定校园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美国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的诗歌大都取材于新英格兰的乡村生活,语言通俗,接近口语化,然而他简单易懂的语言和读者所熟悉的描述场景背后隐藏的是深深的不安与恐惧,本文试图剥去弗洛斯特诗歌通俗的外衣,向读者展示其背后的沉重主题。  相似文献   
8.
庄子“天籁”本是其“道”的呈现,而“道”是庄子宇宙论、本体论与人生观融合一体的归结,在庄书或庄子思想中乃是“自然”“无为”主观境界与客观自然之义,因而“天籁”也就取得主观境界与客观自然的主客合一之境。  相似文献   
9.
喻萍芳 《培训与研究》2006,23(10):116-118
在外语学习中,语音迁移是语言迁移的普遍现象。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已形成的母语发音习惯对于新语言语音的学习具有负迁移作用。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武汉方言音素对英语发音的负迁移作用,找出武汉学生学习英语发音的重点和难点,并分析其成因。  相似文献   
10.
在建国初期的当代文坛,当权力话语成为强大的时代共名、并逐渐内化为文学界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的时候,权威者的意愿成为文学界主动迎合的目标。"英雄人物",这一令当代中国人情有独钟的形象系列,以其特有的时代内涵成为那个时代文学观念的符号式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