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87篇
  免费   335篇
  国内免费   270篇
教育   17062篇
科学研究   1963篇
各国文化   185篇
体育   1488篇
综合类   1305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127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395篇
  2020年   520篇
  2019年   400篇
  2018年   269篇
  2017年   288篇
  2016年   321篇
  2015年   625篇
  2014年   1445篇
  2013年   1644篇
  2012年   1802篇
  2011年   1940篇
  2010年   1349篇
  2009年   1309篇
  2008年   1401篇
  2007年   1674篇
  2006年   1571篇
  2005年   1343篇
  2004年   1128篇
  2003年   1058篇
  2002年   759篇
  2001年   591篇
  2000年   348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60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25篇
  1978年   37篇
  1977年   21篇
  1976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earners may increasingly encounter conflicting expert report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they deal with this challenge. We examined how learners' familiarity with a controversial historical topic affects their epistemic judgments of conflicting expert claims and sources, the interplay of their claim and source evaluation strategies, and their meta-epistemic understanding of the legitimacy of the disagreement (absolutist, multiplist, and evaluativist perspectives). In two studies, topic familiarity increased agreement with belief-consistent expert claims and the perceived trustworthiness of the expert who presented these claims. Topic familiarity also impacted the coordination of evaluation strategies and led to greater reliance on knowledge-based validation. However, topic familiarity did not affect meta-epistemic understanding of the legitimacy of the controversy. In the second study, reading an explanation about reasons for disagreements between historians resulted in higher evaluativism. Teaching about expert disagreement may be a productive approach for promoting apprecia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knowledge.  相似文献   
2.
随着体育的发展,模块教学理念深入学校的体育教学之中。模块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从而保障了学习体育的积极性。针对于今天的教学来说,教师的教学目的一定不是单纯地去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今天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教师需要把以往从学生纯净的追求转变为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追求。这个时候体育学科的重要性就会有所体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接下来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社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而在众多要求中团队精神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求职、从事行业工作必备的条件。中职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其专业学习具有很强的职业性与目的性,在为中职生开展的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非常重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探讨中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第14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中外后卫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第14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前八强队伍的后卫的能力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来揭示了我国女篮后卫队员的不足,得出了后卫瘸腿问题是制约我国女篮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我国女篮后卫队员的发展、选拔和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我国球场观众暴力遏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石岩 《体育与科学》2003,24(5):13-16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与现场研究等方法探讨我国球场观众暴力的遏制策略问题。在介绍中外防范与治理球场观众暴力主要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球场观众暴力防治工作现状与问题,提出了6条遏制策略。研究结果可供政府有关部门在防治球场观众暴力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流动人口:社会体育的新课题--来自调研中的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体育从来都不是游离于社会而孤立向前发展的,社会的每一重大进步,几乎都可以在体育中找到它所带来的积极“产物”。同样,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社会问题,也将会以不同的方式折射到体育中来,“流动人口”带给社会体育的挑战正是这一折射的反映。本的思考,缘起于调研中的一组数据,随后由潮起潮涌的今日之民工流动,引伸出本的主题——“流动人口:社会体育的新课题”,并围绕主题阐述了流动人口给城乡体育带来的挑战,以及应对挑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座谈、比较研究等方法 ,对我国社区体育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我国社区体育发展较落后 ,分布很不平衡。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论述 ,提出有利社区体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应用牛磺酸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运动生物化学角度入手,对运动性疲劳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研究分析了牛磺酸对运动性疲劳的作用。牛磺酸能促进运动自由基的代谢。缓解运动性疲劳,是一种有效的运动营养补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我国老年体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世纪我国老年体育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困境与产生困境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和讨论,指出应加大政府宏观指导的力度、完善老年体育管理体制,注重老年体育消费市场的开发,加大老年体育专业指导人员的培养力度,拓宽筹集老年体育活动资金的渠道,丰富老年体育活动内容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教师如何增强导学功能展开探讨,并借用认知建构主义学派的观点,分别针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四个问题来提出具体的导学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成功实施导学策略的条件。希望本研究能给教师们以实践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