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87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出了“文献加知识双轨服务”的新理念,论述了“文献加知识双轨服务”新理念的形成过程,概述了“文献加知识双轨服务”新理念的含义及做法。  相似文献   
2.
3.
谭欣 《广西教育》2013,(35):71-73
根据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针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针对学生岗位服务能力、基层管理能力、策划能力等职业技能提高和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并进”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涵盖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实践教学评价监督体系和管理体系等内容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并进”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目前,很多高校本科生采取辅导员制度的单轨模式,在关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政治、品德、纪律等)的同时,却忽略了学业指导.采取本科生日常管理和学业指导的“双轨思路”,即采取辅导员制度和“非普遍导师制”并行管理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非普遍导师制”采取以学生兴趣和师生双向选择为原则,以产学研融合发展为基石,以培养创新型、能力型人才为目标,采取“学校+院系”双层评价模式,以“非普遍”始,以“普遍”终,达到辩证普遍的目的.“双轨思路”下的“非普遍导师制”有望为当今本科生管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双轨导学制内涵及构成要素的阐释,结合教学实践,明确指出实施开放教育课程双轨导学制的目的,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三级平台互动的网络学习环境,充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是培养具有应用创新能力旅游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旅游人才培养中构建"三全"双轨校企合作体系,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合作内容全方位深度融合;完善激励和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积极性和指导实践能力;通过"PDCA"全过程管理方法监督指导实习实践,提升学生在企业的适应力、学习力和创造力,全面、系统、科学地指导校企合作,培养出创新应用能力强、职业适应性强的优秀旅游人才。  相似文献   
7.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坚持做到"理念先行",紧密结合企业动态、行业标准,确定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坚持校企双方深度融合,瞄准高校教育前沿,共同完成课程开发、教学实施、课程考核,共同进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共同着力师资培养,从而实现"双轨、双控"的高校、学生、企业三方受益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务院近期部署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又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注入了新的内涵,值得我们继续探索与践行。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发展。高职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和其他本科类院校具有较大的不同点,高职院校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的实训教育,利用"双轨、双控"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文章主要分析高职院校的"双轨、双控"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基层税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着队伍发展动力弱化,人才匮乏与人才流失严重、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而引发的职业倦怠等难点问题。为更新思想观念,创新管理手段,本文提出建立合理的人才结构,做好人才的心理建设;建立合理的工薪制度;让职位的晋升与专业职称双轨分开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家博物馆通过历时四年的改扩建工程,完成了新型宣教服务体系的建设。新体系以人性化服务为原则,通过换位思考,从公众角度去设定服务环节,努力为公众提供既舒适又有亲和力的服务,创造能够激发观众热情参与的情感氛围;新型宣教服务工作要求博物馆放下其高高在上的"架子",把"教育"公众,变为"服务"公众;根据新增服务功能和工作方式的转变,研究宣教服务的管理、培训和工作模式以及用人机制。通过体制、机制、方法和工作内容的创新,形成一套完备的包括应急(危机)处理机制在内的新型宣教服务管理方案。通过创新思维、创新手段,从而实现博物馆事业的精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