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汪晓勤  樊校 《数学教学》2011,(9):24-27,50
“用字母表示数”,这在今天学过代数的人看来乃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当年,中国第一部符号代数教材《代数术》的翻译者李善兰(1811~1882)和伟烈亚力(A.Wylie,1805~1887)所创“代数”一词,正是取“用字母代替数”之义.但是,如果我们追溯代数学的历史,就不能不感到惊讶:用字母表示数的历史竟是如此地漫长.美...  相似文献   
2.
《六合丛谈》中的近代科学知识及其在清末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六合丛谈》(1857年1月至1858年6月)由伟烈亚力编辑,上海墨海书馆出版虽一个兼具知识性和新闻性的刊物。在它存在的时间虽不长,但它传播的近代科学的观念,介绍了一些重要的科学知识,其中《西国天学源流》一书,是针对清代流行的“西学中源”说而翻译的,对于近代天文学在清末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六合丛谈》反映了以墨海书馆为中心的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利用科学知识辅助传教的努力,其中传布的近代科学观念是  相似文献   
3.
伟烈亚力对中国数学的评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世纪著名汉学家、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的“中国数学科学札记”是最早向西方全面介绍中国数学的珍贵文献。文中,伟烈亚力概述了中国数学文献,介绍了位值制、勾股术、大衍术、天元术、开方术(高次方程数值解)、四元术等中国古代重要数学成就,并通过中西之间的比较,对这些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此文在西方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查阅中西文献的基础上,考证了18世纪牛顿理论间接传入我国的背景;论述了英国新教传教士伟烈亚力和数学家李善兰翻译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经过,披露了新发现的《数理格致》,即《原理》的第一个中译本,简要分析了其内容,认为牛顿《原理》的定义、运动的公理和定律,以及第1编“物体的运动”的前4章已被译成中文。并简述了《数理格致》的流传及发现经过。  相似文献   
5.
6.
158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将他在罗马学院时期的老师克拉维乌斯(C.Clavius,1538—1612)神父编写的《几何原本十五卷》(Euclidis elementorum libri XV)带到了我国,1607年,他和我国数学家徐光启翻译了前六卷,1857年,英国人伟烈亚力(A.Wylie,1815-1887)和我国数学家李善兰翻译了后九卷,中间隔了整整250年,这期间《几何原本》后九卷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有没有其中的内容被介绍过来呢?答案是:有,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代数学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特别是到了宋元时期,代数学发展达到了高峰,宋元之后,代数学的发展缓和了下来。然而,宋元以后的数学家仍在坚持着传统代数学的研究。虽然中国古代有着丰硕的代数理论,但是却没有统一的数学名词来表示这一学科。随着西方数学的引入,出现了一些艰涩难读的术语来表示代数理论。可是,“代数”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西方汉学家伟烈亚力于1853年翻译的《算学启蒙》中。随后,伟烈亚力与李善兰于1859年合译的《代微积拾级》和《代数学》中明确给出了“代数”这一数学术语的含义。再后来,华蘅芳与傅兰雅于1873年合译《代数术》时仍然采用了“代数”这一术语。从此,“代数”成为数学中的专业术语并且一直沿用至今。研究“代数”这一术语的来龙去脉,不仅要厘清术语表述及其含义的历史演变,而且还要揭示术语所表达的数学理论的本质,探赜隐藏于术语之中的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伟烈亚力的生平以及他在华创办的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图书馆,该图书馆作为当时中国境内最好的东方学图书馆在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变革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它带来了新型的管理方法,同时它是中国最早使用目录卡片的图书馆,在中国图书馆事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