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849篇
  免费   489篇
  国内免费   656篇
教育   50029篇
科学研究   18364篇
各国文化   400篇
体育   2379篇
综合类   2648篇
文化理论   2040篇
信息传播   20134篇
  2024年   215篇
  2023年   891篇
  2022年   535篇
  2021年   780篇
  2020年   886篇
  2019年   943篇
  2018年   484篇
  2017年   824篇
  2016年   1217篇
  2015年   2321篇
  2014年   5849篇
  2013年   4774篇
  2012年   6300篇
  2011年   7589篇
  2010年   6906篇
  2009年   7427篇
  2008年   8168篇
  2007年   6487篇
  2006年   5692篇
  2005年   5476篇
  2004年   4448篇
  2003年   3696篇
  2002年   3103篇
  2001年   2754篇
  2000年   2308篇
  1999年   1124篇
  1998年   834篇
  1997年   747篇
  1996年   659篇
  1995年   488篇
  1994年   465篇
  1993年   350篇
  1992年   317篇
  1991年   301篇
  1990年   322篇
  1989年   25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博 《陕西教育》2021,(2):41-42
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基于专业学科知识本身所具备的拓展性,以及专业知识内容的交互性综合考虑下所采取的现代混合式教学模式。以经济学专业为例,经济学专业包含多个方向,但若以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经济学专业知识内容讲授,这很难满足社会对综合型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尤其在现代开放经济环境下,对经济学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要求更高。本文以开放经济环境为出发点,以经济学专业教学为载体,针对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优势、注意要点以及实践应用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体现着社会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的价值追求,而社会文化场是培育民族精神最活跃的因素。在社会文化场视域下研究民族精神的培育路径,以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和生态文化为研究领域,主要有:优化政治文化,树立民族精神培育的精神支柱;优化经济文化,筑牢民族精神培育物质根基;优化生态文化,稳固民族精神培育的发展保障。要营造形成民族精神培育的优质社会文化场,让伟大民族精神展现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价值追求和民族力量,就得使这三个主要领域齐力推进、相互助力。  相似文献   
3.
4.
5.
为深入挖掘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助推绵阳县域经济发展,分析了盐亭县在打造嫘祖文化品牌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困难,对盐亭县推进嫘祖文化资源开发建设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梳理,通过详实的数据对比分析了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给绵阳市其他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商业模式、生活方式,特别在像义乌这样高度商业化的城市尤为凸显,同时还给各个阶段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思想和创新。在数字经济大力发展下的今天,物流模式潜移默化地顺应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物流早已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经济活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如何让数字经济服务于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如何通过互联网来提高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新的方式,已经成为高校所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学习团队协作信息搜索的共享心智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对协作信息搜索进行深入研究,为专业化协作信息搜索系统平台建设优化等提供启发和借鉴。[方法/过程] 聚焦于学习团队的信息搜索行为,以高校学生为研究样本,以共享心智模型为切入点,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讨协作信息搜索中团队共享心智模型建构过程。[结果/结论] 识别出四大核心环节——个体感知与探索、团队任务解析、团队信息收集和团队信息整合,并理清各环节的认知活动与共享心智模型内容要素。  相似文献   
8.
9.
10.
“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与农村经济的结合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但同时农村电子商务在发展中也面临诸多问题。引入比较优势指数法对保定各地优势农产品进行测算,并就保定农村电商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研,结果表明:保定农产品网店已初具规模,店铺分布呈现非均衡性,经营主体以青年人为主,原材料供应型店铺占主导地位,电商发展的配套系统如人才、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物流配送系统等仍不完善,成为制约电商发展的主要因素,亟须各部门配合综合加以解决,形成农村电商的整体合力,为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