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教育   62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华 《文教资料》2007,(30):121-122
新课程的观念是用教材教,可以对教材有所取舍,重新开发。本文作者就历史教学中所遇到的困惑,展开论述,得出以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刘少奇对土改后农村的发展道路有不同的设想,主要表现在改造农民私有制问题上;合作化的具体形式和步骤上,实现集体化的条件上;对两级分化的认识上,这些分歧反映了他们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不同理解,其结果决定了我国后来农业合作化的进程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新中农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心态探析(1952-195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心态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当时农村社会的主体——新中农为考察对象,具体分析了新中农内部各阶层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复杂心态。积极、对抗和从众是其复杂心态的主要特征。这既是理性和激情在农民内心较量的真实反映,也是利益和政策互动的结果。最后,激情占了上风,理性被压制、淹没。导致人们在做出行动和判断时,逐渐偏离理性的轨道。新中农内部出现了一种扭曲的激情与顺从。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对象是邯郸学院馆藏太行山文书中一本由河北省正定县五星农业生产合作社编著的《农民识字课本》。在第二次扫盲运动高潮中,该课本被教育部树为农业生产合作社自编记工识字课本的范本。较之同为范本的山西省昔阳县识字课本,该范本树立的主要原因并非五星农业生产合作社乃至河北省在扫盲运动中的出色表现,却在于记工识字课本的编写,本就是为了配合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五星农业生产合作社是河北省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典范,而河北省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该识字课本的范本作用在第二次扫盲运动高潮中并未得到很好的发挥,在以后的扫盲运动中,河北省亦渐渐沉寂。  相似文献   
5.
在农村所有制改造期间 ,农村各阶级和阶层由于经济地位和阶级地位的不同 ,对运动表现出了不一样的态度 ,直接影响了运动的顺利进行。党的政策在所有制变革期间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失误 ,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高度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先后在农村领导发动了土地改革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这些变革显示党对"三农"问题认识不断深化,也为今后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的中心任务来对待。在党的政策引领下。新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其辉煌,亦有挫折。本文从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改革开放后四个历史时期探讨新中国农业发展的轨迹,分析党的农业政策,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今天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吴巧燕 《学子》2013,(1):37-37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教学案例1:“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学。师: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农业合作化运动—一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相似文献   
9.
阶级成分     
在上个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末.无论在硝烟弥漫和热火朝天进行土地改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史上.还是在农业合作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三反五反、四清等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途上.有一个与家庭成分相伴而生的老词和那个时代每个人的战斗、生产、生活、学习、工作等始终行影相随,并深刻影响着他们,乃至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方向.而今已几被忘却。这个词就是——阶级成分。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阶段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合作组织是中国农业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是应对“入世”挑战、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治本之策。当前,我国农村农业合作社发展迅速、类别繁多,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现有的合作社组织正处于探索、发育阶段,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有必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保证农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从而不断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