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听、说、读、写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写,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有利于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因此,指导学生写好课堂内的小练笔,能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中的读写目标,使阅读教学得到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
孙文峥 《编辑之友》2018,(5):61-65,70
网络语言正日益成为当代青少年情感传达和表征的重要文化符号.文章旨在探讨当网络语言经由数字化传媒的高强辐射性嵌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后,青少年情感体验的迁移与改变.研究发现,网络语言使情感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横宽纵短"的扁平化特征.以扁平化的内涵意蕴参照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网络语言情感表达时,发现其呈现出一系列矛盾特质:一方面,青少年依据全新的情感逻辑权衡情感分寸,敏锐捕捉生活中的谐趣和夸张,灵活调度丰富的情感表征储备;另一方面,对于情感的洞悉、情感虚实空间的转换和嫁接,青少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陌生和弱化.这一看似对立的特质相互依傍和制衡,产生出持续的张力,使得青少年的情感体验在互联空间中呈现出"割裂的扁平化".  相似文献   
3.
王灵 《课外阅读》2011,(7):256-257
在语文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文言文教学仍是一派萧索的景象,那种将文质兼美的课文割裂成支离破碎的零散知识的教法使学生昏头昏脑,感慨学古文难。  相似文献   
4.
关于大学推进通识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当前通识教育实践中的割裂问题,探讨了通识教育的功能定位问题,提出了通识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我们一度将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的发展割裂开来,相信教师的发展会很自然地体现为学生的发展。行动研究兴起后,我们更重视教育叙事,重视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性,但是可惜的是,大部分研究仍然只是对行动研究的研究,并没有逃出旧的范式。当教师面临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的时候,或许真正有用的,只是原则和机智。  相似文献   
6.
听说读写本应是现代语文教学中的四个关键环节,但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只片面追求高分,钻进应试教育的死胡同,致使一些教师仍抱着"重读写,轻听说"的思想进行课堂教学,人为地将这四个环节割裂,教学中难免出现一些"能看不能听,会写不会言"的瘸腿人才。那么,怎样有效地进行课堂听说训练,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师生交流的媒介主要是“说”,教师说得精彩,学生说得热闹,已成为衡量一节好课的主要标准。学生在语文阅读课上基本不动笔,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基本割裂,阅读教材中那些美丽的语言、多彩的世界和丰富的人性,对学生的写作起到的熏染作用很有限。在这样的背景下,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实践就有了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彭丽华 《成才之路》2013,(35):89-90
众所周知,语言的内容和形式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无法割裂。润写文章,莫不先立意,然后采取恰当的表现形式,将所要表达的意思展示出来。初中语文各年级教材中选编的课文,一篇篇出自名家之手,其语言犹如春天千姿百态各自暗香浮动的艳丽鲜花,有待师生一起去欣赏、发现和感悟。  相似文献   
9.
与我国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有些相似,媒体在报道新闻时也普遍存在城乡割裂的思维定势。特别是在细分受众的传媒时代,都市类媒体与农村类媒体更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这起码在舆论和观念上加深了城乡间割裂  相似文献   
10.
对《牡丹亭》中杜丽娘重情的认识,大家的看法几乎是一致的。但从剧本中杜丽娘爱情的发展过程来看,她的所谓情用“欲”来表述更加准确。她的爱情实则是由“欲”生情,她先从满足个人的本能性欲出发追求异性,后来才对满足她爱欲的对象产生爱恋的情感。作者的这种表现符合青年人的生理特点,也更加接近人类爱情心理的本源。由于社会道德环境和生活环境的重压,杜丽娘的形象表现出梦中、鬼魂和现实中截然不同的两副面孔。同一形象性格的巨大反差,是封建的伦理道德造成的青年女子人格割裂的结果。在明代剧坛出现《牡丹亭》这样优秀的剧作,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原因,在为观众和读者塑造出光彩照人的杜丽娘形象的同时,也同时展示了一个崭新的爱情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