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医学期刊外送审稿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调查单盲法与双盲法审稿对审稿结果的影响,了解审稿人年龄、职称和学历与审稿结果的关系,随机抽取6家医学期刊编辑部100份文稿,按单盲、双盲方式分别送给2位审稿人审阅,把审稿单中论文质量评分表的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单盲法与双盲法审稿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职称、学历及年龄审稿人审稿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年龄与评分结果无相关关系(r=0.064,P=0.365)。结论是,该研究的审稿评分结果与审稿人的年龄、职称、学历及审稿方式无关。  相似文献   
2.
郑海农  陈松岳 《科技通报》1995,11(6):386-388
59例诊断为耳部化脓性感染的门诊病人按随机分组,双盲法给药,分别接受氟嗪酸滴耳剂和氯霉素眼液滴耳治疗,显效率分别为71.1%和38.1%,有显著差异(P<0.01),包括两名儿童在内的所有病人均示出现头晕、耳鸣、耳聋加重等副反应,29例细菌学结果显示,氟嗪酸组细菌阴转率为94.7%,远高于氯霉素组(55.6%)。  相似文献   
3.
审稿人选择:问题、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鄢子平 《出版科学》2007,15(5):32-34
质量是期刊的生命,关系到期刊的生存和发展,因而与刊物质量紧密相关的审稿人的选择问题非常重要.本文以《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为例,对该刊采用双盲法审稿以来,审稿人选择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4.
双盲与非双盲法审稿在审稿质量上有差异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专家审稿制度是保证和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1994年11月以前,本刊与其他中华系列杂志一样一直沿用非双盲法审稿.审稿流程为:作者投稿时只送一份稿件,并在稿件正文内注明作者单位和姓名,编辑部在初审后,先将稿件送给第一位审稿专家审阅,第一位专家审阅完毕将稿件寄回编辑部后,再送第二位专家审阅(包括第一审的审单),即审稿人之间非盲,审稿人知道作者姓名,但作者不知审稿人姓名.论著类稿件一般送二审,个别送三审(前二审意见不一致时),个案送一审.专家审毕,上审稿会定稿.  相似文献   
5.
“随机双盲法”课堂教学评估的实践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状况的好坏、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课堂教学评估的公正性及可操作性一直是我们致力于探讨的问题。我院自1996年开始就在各教学部开展课堂教学评估工作,但由于各教学部在掌握评分标准上不一致,且评估内容欠客观,因而评估结果差异较大,缺乏可比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