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科学研究   7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在高中诗歌教学的课堂上普遍存在着两种做法:一是"以读代评",在许多公开课、比赛课上,"诵读"贯穿全程,形式纷繁,教师期望用"读"传达千言万语难穷之情,学生希望用"读"表达灵犀脉脉的"尽在不言中",将诗歌教学变成了诗歌朗诵;二是"以练代评",一部分清醒的现实  相似文献   
2.
电视与网络     
郑瑜 《视听纵横》2001,(4):34-34
新千年到来后,世界上最领时尚潮流的就是互联网和新媒体了,新媒体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使时尚如虎添翼,如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九天。互联网为我们打开了崭新的视野。为我们创造了崭新的四维空间(虚拟空间),让我们自由自在地上网遨游冲浪。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别人传播信息,也可以是通过发布消息的形式进行点对面的传播,而且这种传播经常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时间是第四维,我说他错了。每个维度都要依赖上个维度才能存在,时间的存在固然很依赖于物质的存在,但时间存在,这个物质必须运动,也就是说要有信息的传入与传出。如果一个静止的小球在空间中恒久不变,什么事件都不发生,那么时间的存在还有何意义?空间过渡不到时间,因而时间不是四维。要想找到高维度就必须了解每个维度之间的递推变换。我比较了几种变换方式,发现了一个简易的容易被理解的方式:如果一只小虫子在一条直线上爬,它是在一维空间运动,但如果这个直线稍微弯曲一点点(微乎其微)的弧度,小虫子就是在二维空间中运动了。但它因为…  相似文献   
4.
全文从我们熟知的零维到三维的认识,逐步延伸出四维空间。从容易理解的角度上创建了四维空间坐标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四维超立方体的绘制详细阐述了与之相关的几何性质。最后对其他四维超体在此坐标中做了简要的展示,并结合实例,更为全面地揭示了四维空间的其特性及一些三维中难以理解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新疆岩画的空间表现主要为无序性空间表达和纵深空间表达,在图像空间表达的丰富性和多元性中,新疆岩画同世界各地的古老悠久的岩画有着相同的表达方法.在今天看来,新疆岩画无疑透露着更加清新和隽永的气息.  相似文献   
6.
吴茜 《新闻记者》2008,(11):37-39
对时效性的追求历来是新闻业的目标之一.30年的新闻改革使得我们对于"新闻时效"观念的理解不断加深,新闻时效观正慢慢从一维空间向四维空问进行转变,更加追求将"过去"、"现在"和"将来"统一于一体.本文拟以热门事件的报道为例,来探讨新闻时效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文学创作应从作品深刻的思想性、高度的艺术性、广泛的社会性及鲜明的时代特色这四个方面出发,努力构建呈现作品深度、高度、广度和时间性的四维空间,从而拓宽思维领域,进入创作意境,写出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时间和空间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两个概念,可对于科学而言,越是熟悉的概念,越隐藏着深刻的物理规律,时间和空间就是这样.牛顿的经典时空带来了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的弯曲时空带来了广义相对论;超弦理论带来了统一理论.我们每一次时空观的改变,都对应着物理学革命性的突破,接下来我们就来回顾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系统研讨了四维空间的平行性。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 ,把陈列设计艺术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进行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在公众的心目中 ,陈列设计既司空见惯 ,又深感陌生。尽管每年全国博物馆中各种陈列展览活动数以千计 ,尽管为筹备展览活动投入了众多的专门人才 ,却仍有人认为“陈列展览谁都会搞” ,“陈列展览怎么搞都行”。媒体对博物馆陈列的评价也常常局限于具体功利的得失或者对某些藏品的品评。虽然也有人提出“陈列艺术是综合艺术 ,是边缘的新兴学科”等等 ,但均未能揭示出陈列艺术的本质及其内涵。因此 ,我们的任务不能只停留在对陈列活动这一事物的表面现象的分析上 ,而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