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商在新闻工作中的体现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这是对新闻工作者观察力、思维力的要求,反映的是智商。新闻事业也有其特殊的地方,如记者经常面临各种复杂的社会环境,需要和各色人物打交道,可以说,“除了外交活动以外,恐怕没有一项工作或职业,  相似文献   
2.
寇莹 《新闻界》2004,(6):25-26
“在美国,没有任何国会的重大立法,任何国外冒险,任何外交活动.任何重大的社会改革能够成功,除非新闻界准备好了公众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在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恐怖主义袭击之后,布什政府提出了许多颇受争议的新思路和政策来指导美国的外交和军事行动,其中受到最大争议的是美国“先发制人”的对付恐怖主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关于最近外交团的态度的报告》是一份研究李大钊在1927年初开展外交活动的重要材料。根据这一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李大钊为武汉国民政府进行外交活动的一个侧面和李大钊在茼、美、法和日本外交使团中所作的外交努力。1927年初李大钊的外交活动,对于武汉国民政府争取外交上的主动,策应北伐战争的进行,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袁世凯在朝连续平定了"壬午兵变"与"甲申政变",对英、美、俄、日等国对朝鲜的侵略给予了一定遏制。这时袁世凯功名欲望急剧膨胀,在外交活动中过于自信和骄狂;对宗藩关系僵硬维持,而且忽略对朝鲜内政全面变革的支持,对国际形势没有以全面、求变的态度来应对,以致出现重大失误。客观上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政府统治者在外交上的失误及对袁的过分信赖,日本对外扩张步伐加快和列强争夺导致的局势恶化,使袁在朝外交活动终归失败。在朝外交活动失败对袁世凯晚期的政治行为及其心理起了极大的塑造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译 《留学生》2011,(9):62-63
《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是基于赵启正先生丰富的公共外交活动经历而成,凝练了作者对公共外交和跨文化交流的感悟。书中既不乏理论的深度.又有着生动的案例与实践。书中揭秘了国内外众多外交军事所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为人们更好地理解事物开阔了视野。同时该书对TWITER以及维基揭秘等最新的网络外交中的传播工具和事件都广为涉猎,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7.
一个凭空臆造的称谓——"天孙"公元771年,渤海派出325人的庞大使团第七次踏上日本国土,本想隆重进行的外交活动,却引起了一场严重的外交纠纷。日本答书对渤海所上之表中"日下不注官品姓名,书尾虚陈天孙僣号"表示出强烈不满。后人在研究这一问题时,或回避,或牵强,言不及义者颇多。  相似文献   
8.
1865年,阿古柏乘新疆各地爆发起义之机入侵,并得到英国的支持。1877年1月,中国第一任驻英国大使郭嵩焘抵达伦敦,就阿古柏入侵新疆问题与英国政府展开了外交交涉。在交涉中,郭嵩焘可谓是有失有得,但最终在这场激烈的斗争中,他的思想经历了转变,经受住了考验,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傅秉常是民国时期资深外交家,早年追随孙中山、伍廷芳,南京政府成立后曾任立法院外交委员会委员长、外交部政务次长及驻苏大使等职.他参与外交决策、单独展现个人才能的机会并不是很多,而多是作为辅助者、配合者进行活动,但都能尽职尽责,恪尽职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一旦机会来临,他也会及时抓住,放出异彩.傅秉常对于国际局势(特别是他参与较多的中苏关系),有其个人的见解.对于一般的外交工作,例如外交机关、外交人员的基本职守与应有分际,驻外使馆的规划管理与业务范围等,也颇有见地.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下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及2000年亚太地区部分重大外交活动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