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104篇
科学研究   57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56篇
综合类   73篇
文化理论   20篇
信息传播   88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者不应"说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力丹先生的文章《用事实说话 不是新闻写作规律》发表在2002年第4期《采·写·编》杂志上。我基本同意陈先生的观点。 我理解,陈力丹先生的基本主张是,新闻记者是不应该“说话”的,反对记者在采写新闻的时候用自己的文字或语言发表观点。很明显,所谓“用事实说话”,说话者并不是“事实”,而是人  相似文献   
2.
晏阳初博士是国内外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他终其一生为民族再造执著奋斗,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他与众多的奉献者从事农村平民教育,在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光彩夺目的教育理论,而其中的公民教育思想、民本思想以及对国家意识的培养等都闪耀着恒久的光芒。  相似文献   
3.
现代企业制度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迄今为止所应用过的一切先进的管理方式中普及面最广、效益最优的一种管理体制,它的出现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上个世纪60年代、70年代,郭路生开始创作朦胧诗。大量详实的资料无不证明,郭路生就是中国朦胧体诗歌的创始人。有人把诗人郭路生称为一代诗魂,因为他的诗歌曾经那么深地以尊严、力量、鼓励、陶冶过整整一代人。即使在经历了现代诗歌各种风潮冲击和涤荡的今天,这些诗的语言与架构也并不滞后.重要的是作品背后的巨大载力,使诗的生命植根于时代与人们心中,使诗歌魅力永不衰竭。  相似文献   
5.
周婧 《视听纵横》2002,(5):93-93
思维是人脑反映、把握客观世界理性的认识过程。每位新闻编辑对稿件进行加工制作过程中都会形成一些特定的思维方式,本人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编辑的平民思维尤为重要。编辑的平民思维是指在受众的关切点上挖掘内涵,根据受众的兴趣和需要,采用受众容易感知和理解的方式对新闻进行编辑报道。如今受众不可能花上大半天的工夫来看电视,他们需要明白易懂的新闻,他们总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对新闻信息的最大程度的占有和最直接的了解。因此平民思维对于提高媒体的亲和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体现编辑的平民思维呢?本人认为可以在下面几方面作些努力。  相似文献   
6.
何梅 《学语文》2005,(1):79-81
由于作家立场观点的不同,看问题角度不同,以及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的不同,作家用以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当然带有作家的主观倾向。这种主观倾向,就是作者的观点态度。  相似文献   
7.
电视卫生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悦 《新闻世界》2003,(2):28-29
  相似文献   
8.
《当代传播》2003,(3):86-86
伊拉克战争是当前举世关注的焦点。媒体编辑处理相关新闻报道,既要分清信息来源,尊重客观事实,也要理解我国政府在这一重大问题上的政策、态度,表现出应有的鲜明立场。浏览一下部分报纸在开战后头3天的报道,各有千秋,大都得体,但也有省会个别报纸对某些重大稿件的处理,对某些重要标题的制作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9.
10.
评晏阳初平教会乡村建设的实践和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晏阳初认为: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是“愚、穷、弱、私”,而其根源是“中国的教育不能普及”,特别是广大“农民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因此,他认为要用教育的手段来改革社会,“复兴农村,复兴中国”。“除文盲,做新民”则是晏阳初平教运动的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