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806篇
科学研究   5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7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2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七年级《师生交往》一课为例,讨论在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运用生活情境丰富所学知识、挖掘传统文化精华加以渗透、设置思辨问题激活批判思维,有效落实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技能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但是关于技能的概念、本质、形成机制等重要问题,以往的研究偏重于哲学思辨和教学经验总结,而没有能够从心理学含义上给出解释。现代认知心理学基于信息加工理论,揭示了技能的知识本质,这为我们培养学生的技能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从教育的培养目标到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多方面多角度地对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了哲理思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姜燕 《视听界》2002,(6):18-18
研究型记者是以思想深邃见长,致力于探索事件之间的内部联系,挖掘事实的本质特征和社会意义,具有较系统的哲理思考。因此,研究型记者应具备思辨能力、哲理能力、前瞻能力和创新能力。思辨能力这是指记者对新闻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由浅入深的比较,从而对事物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式反映。思辨能力反映在作品上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寓理于事,以事明理。即根据主题需要,抓住事物特点,通过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叙述,体现对事  相似文献   
6.
论弓箭之道     
田桂菊 《体育学刊》2008,15(2):110-112
以中国的伦理思想和传统哲学来阐析人与箭之关系,射箭中蕴含着无意识的"无为而治"、"无技之技"、"无艺之艺"等哲理,可以培养人的意念、忘我、无求、超越等思辨能力.弓箭不仅仅是一种勇武的运动方式,而且是颇具人文教化功能,与中国古代社会的民俗文化、伦理思想、传统哲学以及人的思维方式息息相关的传统体育文化.其中所蕴涵的哲理,可为提高当前我国射箭运动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杂文可分为嬉笑式、怒骂式和嬉笑加怒骂式等等。杂文的嬉笑往往来自于游戏思辨。所谓游戏思辨,并不意味着游戏人生,并不等同于文章的内容,它是一种活泼的玩笑戏耍式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安逸的无拘无束的行文方式。游戏思辨并不意味着批判精神的减弱和论辩笔调的淡化,它是用别样的笔法进行批判和论辩,而且能给杂文带来浓郁的文学气息。游戏思辨往往表现为一种思维的游戏、逻辑的游戏和语言的游戏,它并不是作者对于理性观点的逻辑论证过程,而是对于某种话题的喜剧式的表达。作者在文中提出的结论往往并不含有多大的价值,而喜剧式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灾难新闻的审美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普曼有句名言:“即使写街上发生的一起火灾,也要像写诗那样精雕细刻。”从审美层面来观照灾难新闻,不是颠倒美丑、粉饰美化,而是传者以正确的审美观来报道新闻。“新闻传播的内容应具有审美价值,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闻传播活动中传者与受者的共识。”①如果传者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健全的审美理想,他就会以独特的视角去报道灾难新闻,产生积极的传播效果。灾难新闻包括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两方面的报道。由于灾难具有破坏性、突发性、多样性、复杂性,又由于灾难新闻的报道的政策性极强,又受历史传统和传统新闻报道理念…  相似文献   
9.
10.
刘晨  王林 《青年记者》2008,(4):69-70
一名优秀的军事记者,不仅是一个专业的信息传播者,一个美的缔造者,更应该是一个思想者,一个能够以鸟瞰全局的宏观视野与穿透历史的哲学思维审视国防和军队建设、观察军情兵情的望者.<解放军报>高级记者、报告文学作家江宛柳笔下不乏美文,更不乏闪烁着思想光芒的深度报道.她的很多作品,特别是作品集<与兵车同行>中的"追踪改革"、"热点思考"两个系列,对当前军队建设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想透视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