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33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1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超群 《青年记者》2008,(10):43-44
早在2004年,《南方周末》就发表了《纸上的风云:副刊时代的终结》一文,其中引用龙应台的话:“台湾报纸的副刊一个接一个消失……大陆的副刊在转型经济中面临同样的问题。关心副刊的文化人面有忧色:副刊没落了。”副刊没落了!一语惊醒梦中人,中国新闻界开始了忧虑、反思和探索,副刊该怎样突破生存瓶颈,重获新生?笔者试从经济学与文学的双重视角,透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有学说,作为大众传媒的报纸注定了是媚俗的。即便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身为报人——记、编辑仍然可以有自己的作为,关注民生,远离恶俗,传播思想,提升品位,正如央视名嘴张越所说“媒体是公器,它要对社会、世道和人心负责。”我们始终不能忘记我们是一个化人,所有经过我们的字关乎精神建设和化追求,我们必须坚守我们的媒体责任。  相似文献   
3.
分别创刊于1946年5月和7月的新民晚报“夜光杯”和文汇报“笔会”,是目前国内历史最为悠久的两家报纸副刊,其历时跨幅之大,经历世变之多,用柯灵先生的话来讲,是“副刊史上,罕有其匹”。10月18日,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在北京为旗下的两个传媒品牌“笔会”、“夜光杯”举办创刊60周年大型座谈会,许多与这两个副刊相伴走过的文化人,用动情的话语、真挚的祝福,表达他们与这两个副刊的“道义之交、鱼水之情”。黄宗江先生1946年就在文汇报发表了他的散文处女作《卖艺人家》,60年后,这位终身以“卖艺人”自称的老人,拿着笔会60年文粹珍藏版,那种学…  相似文献   
4.
杨居礼 《今传媒》2005,(9X):63-64
在文艺界,能称得上专家的领导不多,而在领导位置上的文化人更是少有。这是因为能将专家学养、才能素质和文化人品格统一在某一个人身上的情况非常之少。西安市文化局局长严彬可以说是契合了这些素质的专家型领导。她的经历很简单:从话剧院到文化局,一直未出文艺界:职业也不复杂,从演员到导演,到话剧院院长,再到文化局副局长、局长兼党委书记,一直从事文化事业。然而正是由于这种简单和单纯,才使她专心致志地在文化艺术之路上奋斗并卓有成就。  相似文献   
5.
作为“文化人”而存在的乡村教师对城乡文化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乡村教师研究的热度持续高涨,但是以文化为切入点的乡村教师研究在知识生产的逻辑起点上似乎出现了“路径依赖”,需予以反思。借助“结构—主体—实践”的框架反思相关领域的知识生产逻辑,发现研究者对城乡文化结构与现代性问题、乡村教师的身份与资本特征、乡村教师的文化再生产与生产等方面的无意识立场是展开相关研究的起点性假设。在上述维度上,已有研究分别有着“冲突—回归”或“共生—发展”的结构假设、“问题主体”或“优势主体”的主体假设、文化传承或文化创新的实践假设等潜在假设。面向新型城乡关系的政策逻辑,相关领域的知识生产需突破“学术无意识”,并回到现实逻辑本身,把握城乡文化的差异与共生、主体的问题与优势、实践的继承与创新等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6.
徐珏 《贵州教育》2012,(6):10-1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的传承首先靠教育,而学校承担着教育的主要功能和职责,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贵阳市环西小学是一所有着六十年办学历史的学校。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7.
学校文化建设是营造学校生命的血液,是营造学校生命成长的“场”,是立足长远办教育的“远谋”。学校文化建设者殚精竭虑的是学校文化涵养师生的路径,让师生皆努力成为学校文化人,而不是把学校文化作为化妆品、金银首饰去装点学校。  相似文献   
8.
作为互联网革命的产物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主宰80后一代青年人的主流文化。我们这些印刷文化的过来人,对这一新崛起的网络文化,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都不得不认真对待。而最认真的对待方式,就是理解它,熟悉它。两种文化需要沟通和互动,两代文化人也需要对话和交流。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传统与未来之间获得某种微妙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文化人"的灵魂,是"以文化人"的核心内容。"以文化人"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方法,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化人",本质上要坚持政治性与生命性的统筹、过程上要坚持目的性和过程性的统筹、方法上坚持灌输性与主体性的统筹。  相似文献   
10.
王(笑道):李城外,你应该还有个弟弟叫城里。 李:我的这个名字是从《围城》中来的,城里城外,正反可读。王部长,您父亲王锦第先生是原商务印书馆编辑。1969年秋,文化部在成宁创办干校,6000多名文化人下放到向阳湖。作为其中普通一员,王老先生被编在四大队十五连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