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06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7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四依”中的“依于义不依语”肯定言语的表现功能,赞成以神教为目的的文章事业,这无疑助长了六朝的重文风气;“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作为义学界对义解文字提出的一个水平标准,它的内涵是讲求文意关系的平衡、协和,以此引发了文学界对文章文意关系的理性思考,从而导致了齐、梁时代对文风的大讨论、大改革;“依于智不依识”的实质是“常处有而不染,不厌有以观空”,它直接影响了那个时代人们对待自然山水的态度和体认自然山水的方法,使山水诗从以著为情走向了以达理为用,唐王维袭此模式而集其大成,扩大了这一模式在山水诗创作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记者需要的最基本的素质是新闻鼻和讲故事的技能。自新闻记者这个职业诞生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新闻记者学习新闻学的主要方法是边干边学。同时,一个记者所需要的那一整套的素质、敏感、技能和新闻职业道德的基础培养,又是在新闻学院里奠定的。一.不能用一般宣传取代新闻在2003年2月28日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内地记者情况通报会上,大会新闻组副组长杜亚力向300多家媒体表示:不要炒作“一号提案”、“提案大王”等。一号提案就是时间上的第一个提案,没有特别的含义,不要形式上的炒作。以前,很多地方媒体都热衷于报道“提案大王”,这个提了40个提案,那个提了38个提案,其实,认真做好调研,提一两个有价值的提案就够了,提案不在数量多,而要质量高。杜亚力说,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提倡记者改进会议新闻报道,既要突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各行各业改革力度的加大,热点难点问题的明显增加,思想政治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报刊业竞争的加剧,党员和群众对党刊的期望与要求日益提高,因此,做好党刊风的调适,成了越恶霸虎紧迫、重要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5.
一、学术图书出版发行的价值评估 学术图书,通常被指认为学术专著,即具有独特新颖的观点、严密精巧的结构、独创的文风的研究著作,其基本质素在于原创性与学术性.本文对学术图书的界定与通常的观点稍有不同,相比之下显得宽泛一些,即不仅指认学术专著,也包含具有较强学术性的一般图书,如高层次的文化读物、比较专深的科普图书、科学家的传记、哲学社会科学类的普及读物等.有些论者称这些图书为"严肃读物",鄙意以为不太妥帖."学术性"与"严肃"并不能等同,尤其不可置换.举例说,纯文学作品,该是"严肃读物"吧(没法说它不"严肃"),但它恐与"学术性"无涉,不能被指认为学术图书.中国历来讲究"名正言顺",给学术图书"正名",以期"正本清源",是于讨论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6.
7.
8.
新闻评论是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体就当前重大问题、新闻事件发议论、作解释、提批评、谈意见、发号召的一种文字体裁,属于论说文的范畴。 这种文体具有多样性的形式,主要有社论、评论员文章、述评、短评、编者按、署名评论、书报评论、文艺评论、国际时事评论等。它既然是评论文章,就具有议论文的特点和功能,同其他形式的议论文一样,  相似文献   
9.
10.
今年以来,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为突破口,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改进新闻宣传报道的清新之风蔚然全国。不可否认,长期以来,许多媒体抓作风、改文风并未懈怠,在调整报道结构、突破传统报道模式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以努力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但从实际效果看,媒体目前所做的与人民群众的关注存在的脱节现象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今年初,中央电视台委托几家社会媒体调查公司做了一次2002年度电视受众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在观众最喜欢的节目中,电视新闻节目位列天气预报之后,由上一次(1997年)调查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