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2篇
  免费   1篇
教育   751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0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6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中国教育网络》2018,(1):10-10
1月23日;4日,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发展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3.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养一代"四有"新人,只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就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培育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的育人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对党忠诚、刚健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学实践中,高校思政课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采取“一体两翼”教学模式,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秉持“共建共享”理念,助力思政课改革创新,努力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5.
作为美育重要内容之一的音乐教育,如何为培育社会主义新人,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凝聚全民族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高等学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必须始终把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绘好爱国主义同心圆,培育民族复兴时代新人作为自身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7.
周利晓 《成才之路》2011,(10):61-61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十五”期间,杭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培育“四有”新人的教育方针和“重基础、重建设、重实效”的工作原则,通过广大德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德育工作网络不断完善,德育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德育课程建设逐渐完善,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有效地促进了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全市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对增强综合国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学校作为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培养基地,自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战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必须不断提高认识,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守土有责,进行卓绝奋斗;坚持结合实际,制订规划、选准目标,切实加强师生员工的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类灵魂工程师"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剖析了“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教师隐喻的政治哲学渊源,探讨了在现代中国的政治文化情境中塑造一代新人的教育机制,指出中国社会兼具规训社会与榜样社会的双重特征,并分析其道德教育的不同策略,最后点明在现代性之后此论题的现实立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