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95篇
科学研究   58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34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1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辛专 《海外求学》2004,(14):42-43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不久前就密歇根大学招生问题做出裁决,支持优先录取少数族生的政策,这一裁决被视为25年来有关平权问题的最重要裁决,但却给华裔的受教育权罩上了“平权歧视”的浓重阴影。  相似文献   
2.
3.
三种传媒道德问题的跨文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已有的关于媒介伦理道德的研究成果中 ,多半是把中西媒介伦理道德问题分开研究 ,其实 ,中国媒介管理体制转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 ,在中西媒介的比较研究中会更加清晰 ,也更有利于解决。因此 ,本文就媒介伦理道德经常遇到的有偿新闻、媒介歧视、媒介产品的煽情化倾向等问题进行了跨文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广告传播中的性别歧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告中的性别歧视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张祺副研究员指出:电视广告中存在着过分突出女性性特征的现象,说明我国电视广告中存在着性别歧视问题。在抽取了北京、上海、广州、沈阳和兰州五地的10家电视台的999条广告样本中,青年女主角占83.1%,而且从外观上看,女主角的“理想”外观比例占81.8%。相比之下,青年男主角只占61.6%,而且“理想”外观比例为51.0%。张祺还介绍说,26.4%的女主角衣着突出了身体的性特征,而男主角则为4.1%。在出现女主角的广告中有63.5%的特写镜头,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信息商品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等相关特征的基础上,全面探讨在信息商品市场中传统价格形成机制失灵的情况下,价格歧视定价策略的必要性及形成原因,论述信息商品价格歧视定价的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信息商品价格歧视定价的几种具体制定策略。  相似文献   
6.
胜勇  华夫 《新闻天地》2005,(12):45-47
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一直存在着对人们身份的种种限制,当人们对某种限制的负面情绪积累超出人们的心理承受底线时.便会将其定位为一种“歧视”。户口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是国人十分熟悉的三大“歧视”。现在,户口歧视已有所松动.性别歧视也受到全社会越来越多的谴责,惟有年龄歧视.仍被视之为当然,很少有人发起非议。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  逯杉楠 《传媒》2018,(13):67-69
地域歧视在"后真相时代"越演越烈,特定地域被标签化,特定人群被妖魔化,意见表达极端化.针对社会化媒体传播的情绪化、碎片化、实时化和病毒化,只有实行全民媒介素养教育,发挥好专业媒体的整合引导作用,构建反歧视舆论共同体,才有可能解决地域歧视问题.  相似文献   
8.
地域歧视长久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在信息传播碎片化、实时化、互动化的今天,公民表达意愿空前高涨却更加情绪化,这无疑加重"地域黑"等问题在网络平台的发酵。作为主流媒体在处理相关问题的报道时,应把握好角度,做好公众认知引导,避免成为地域歧视扩大化的助推器。本文聚焦大众传媒与地域歧视之间的关系,探究大众传媒为何会加深受众对某些地区和地区人民的刻板印象,扩大地域歧视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唯校是举、认校不认人的择校录用现象是一种制度性歧视。大学的这种歧视性制度的根源,在于大学的经济人自利品性。解决这一问题,要寄希望于媒体与大学的主管部门施加舆论压力和权力影响。  相似文献   
10.
《简·爱》与《红与黑》分别以维多利亚和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歧视论和人的商品化为视角,讲述了主人公简·爱和于连改变自己社会地位的成与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