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赵元恩 《新闻世界》2011,(7):306-308
2010年,随着"非诚勿扰刘云超"和"富二代砸钱门"事件的出现,"富二代"作为年度热门词汇频频出现在受众视野中。本文试从具体的媒体事件出发,分析"富二代"的形象是如何建构起来的,并分析其传播动因。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炫富事件此起彼伏,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文章归纳了网络之所以成为"炫富"的平台和助推器的原因,试图寻找网络炫富背后的社会心理原因,对"炫富族"所具有的心理以及网络炫富对大众社会心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郭姝 《新闻世界》2010,(8):167-168
近年来社会上频发各类炫富事件,而房地产商对这种畸形心理的盲目迎合更是造就了房地产市场中漫天遍野的炫富广告。本文从社会文化的角度透视房地产炫富广告,剖析其背后的消费者炫富情结。  相似文献   
4.
作为2011年上海市教委组织的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本文通过调研显示性别及月生活费对90后大学生奢侈品消费及炫富现象的影响。发现90后大学生的个人消费情况、社交范围消费情况、消费心理及习惯、物质社会观等发展状况与其性别及月生活费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炫富”一词频频出现在网络流行语中,不断上演的“炫富闹剧”,使得“炫富”的流行不再只是一个孤立的文化现象,通过频繁的“炫富”行为,我们所看到的是其背后折射出来的中国奢侈品消费近年来急剧增长的现状。与此同时,另一个现象也同样不容忽视,那就是今天的奢侈品消费已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人群主要是18-30岁的年轻人,其中不乏在校大学生。他们的消费能力已越来越受到国外商家的关注,许多奢侈品牌已经悄悄盯上了中国年轻一代的钱包,并对他们的奢侈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进行研究。因此,探讨中国奢侈品消费“年轻化”现象,对促进在校大学生建立健康合理的消费观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赛的长篇小说《美国悲剧》通过描述一个穷教士的儿子克莱特·格里菲斯为追逐物质财富堕落为杀人犯的故事,揭露金钱至上的美国生活方式对人性的腐蚀.通过分析小说中各种“炫富符号”,如服饰、汽车、豪宅等,进而深度剖析小说中炫富心理的根源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广告信息铺天盖地的现代社会,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到无数的广告信息,其中,尤以房地产广告为盛.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力是如此强大,而房地产广告中的炫富广告更是成为整个中国社会共同诟病的社会文化问题.诚然,房地产炫富广告触动了社会贫富的敏感话题,致使人们对其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且这种逆反心理在社会大众中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据此,本文基于社会语境的视角,从消费主义的意识渗透、社会扶贫与炫富等方面来反思炫富广告产生的社会语境,并探索性地提出了房地产炫富广告转型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探寻房地产炫富广告产生的社会语境根源和发展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房地产广告已存在较为普遍的炫富现象,其产生与中国的炫富思想根源有关,而导致房地产广告炫富现象泛滥的直接原因是广告目标受众定位的高端化。此类房地产广告助长了"炫富"消费观,使炫富的心理需求得到强化,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资源分配问题。对此应完善相关法规,相关行政部门共同监管,加强行业自律,并引导正确的消费意识。  相似文献   
9.
社会语境视角下的房地产炫富广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告信息铺天盖地的现代社会,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到无数的广告信息,其中。尤以房地产广告为盛。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力是如此强大,而房地产广告中的炫富广告更是成为整个中国社会共同诟病的社会文化问题。诚然,房地产炫富广告触动了社会贫富的敏感话题,致使人们对其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且这种逆反心理在社会大众中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据此,本文基于社会语境的视角,从消费主义的意识渗透、社会扶贫与炫富等方面来反思炫富广告产生的社会语境.并探索性地提出了房地产炫富广告转型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探寻房地产炫富广告产生的社会语境根源和发展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0.
张雪雯 《报刊之友》2014,(3):92-92,106
2013年8月,新浪微博上掀起了一场“炫富大赛”,网友们以花露水、洗脸盆、胶带等常见物品为拍摄对象,配以夸张幽默的介绍,将人们司空见惯的物品吹嘘成为奢侈华丽的物件,由此迎来了众多网友甚至明星们的围观。在此次“炫富大赛”中,传统意义上的“炫富”被解构,可视信息不再是奢侈品,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高端产品”被戏谑贬低,本无长处的物品被冠以“财富”的象征。此外,微博上仍然有许多类似的“热门话题”,如“女汉子大赛”、“变美大赛”等,均是打破人们传统的视觉印象,以夸张的语言和图片为主要标志而颠覆人们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本文以“炫富大赛”为例,以网络亚文化为基本框架,旨在分析其中的戏仿案例,探究微博“热门话题”的解构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