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4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曲阳 《出版参考》2005,(12S):38-38
美国一年出版17万多种新书和新版书,图书市场能够吸纳这么多倾泻而来的图书吗?人们对消费这些过多新书的市场弹性持怀疑态度。  相似文献   
2.
对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图书的评价因其学科及成果形式的多样性、差异性造成评价对象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从而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应用性研究成果皮书的内容评价为案例,对皮书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提出可依据学术图书的表现形式进行分类评价、对专家的信度进行实证评估、学术出版社可作为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惠卿 《出版史料》2007,(1):112-118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为了配合中央反修斗争,特别是中苏大论战的需要,根据中宣部的指示,在中央编译局等有关单位的共同合作和配合下,由几家出版单位,主要是人民出版社(以副牌三联书店的名义),以及商务印书馆、世界知识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等陆续组织翻译出版了一批所谓新老修正主义者和机会主义者的著作,都是作为“反面材料”,属“毒草”性质,封面一律用灰色纸,不作任务装饰,大家习惯上就称为“灰皮书”。  相似文献   
4.
"灰皮书"、"黄皮书"是坊间对我国1960年代初开始出版的一批约三百多种"内部发行"图书的统称,这个出版活动持续近二十年,成为我国当代出版史上一个奇特现象。"灰皮书"、"黄皮书"的出版背景是配合国际"反修"斗争,为党内干部教育提供"反面教材"。"文革"开始后,这些图书以各种方式流传开来,给当时渴望读书的青少年以极大的思想启发,引导他们联系社会实际思考国家未来发展,这些思考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向全国延伸,逐渐汇聚成为后来思想解放运动的先导。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2011,(4):143
<正>3月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数字出版平台暨皮书数据库二期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社科院将对社科文献出版社数字出版平台和中国社科院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进行资源重新整合,打造一个涵盖  相似文献   
6.
在数字化的冲击下,人们的购书习惯已经从实体书店转移到了网上。专业出版必须要形成有自身特色的产品销售模式和销售渠道,实现数字化转型,才能够在行业里立足和成功。在这方面,社科文献出版社闯出一条新路,就是建立皮书数据库,并采用网络销售。网络媒体和平面媒体的结合能实现投入的最小化和产出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1960年代初,我国以"外国政治学术书籍"的总名称组织出版了一大批"内部发行"图书,其中一部分内容特别敏感的图书出版时使用了统一的灰色、黄色纸作封面,此外再没有其他装饰,被称为"灰皮书""黄皮书",供应一定行政级别的党内高中级干部、高级知识分子购书。本文探讨了"内部书店"的历史沿革,以及"灰皮书""黄皮书"出版的背景、过程、内容、名称由来等当代出版史上一个奇特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新闻播报     
正中青国际与英国出版人集团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本刊讯中青国际出版传媒与英国出版人集团在伦敦签署了建立商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协议。协议指出,双方将密切合作,优势互补,利用中英两国资源,面向国际主流市场,合作出版发行中国文化艺术、当代建设和创意设计方面的系列图书。英国出版人集团将利用其在英国及欧洲  相似文献   
9.
10.
上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初,我国出版了一大批外国政治、历史、哲学、文学著作,一律以灰色、黄色、蓝色、白色、绿色等单一色调作书衣,时人称为“灰皮书”、“黄皮书”等。“皮书”的出版,在世界出版史上堪称奇特的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