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6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少儿期刊重视科普教育,有益于激发小读者的好奇心、幻想力,引发儿童对科学新知的求知欲和参与欲.老一代大科学家如竺可桢、华罗庚、高士其等,都非常重视科普工作.钱学森说:"一个学问很高的科学家,如果他不能用最通俗的语言,把自己高深的科技成果,向更多的人说明白,那么这位科学家就不够全面."我认为,少儿期的科普要有求新、求实、求精三要素.  相似文献   
2.
3.
竺可桢的大学教育思想与治校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竺可桢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一位杰出的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融合中西教育之长 ,颇具特色。在担任浙江大学校长 1 3年中 ,他秉着“求是”精神 ,采取一系列措施整顿和改革大学教育 ,将浙江大学从一所底子薄弱的地方性大学发展为人文荟萃、人才辈出的著名高等学府。学习和探讨竺可桢的教育思想和治校实践对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5.
1934年,时浙江省建设厅与竺可桢的气象研究所合作筹建定海测候所。1937年1月1日,定海测候所正式开始办公。1939年,日军占领定海,定海测候所撤废,至抗战结束后,重新恢复。文章运用史实材料,对定海测候所的筹建、关闭、重建等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阐述,并对竺可桢在定海测候所筹建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1949年4月底,竺可桢怅然离开他执掌了13年的浙江大学。1949年5月27日,有关方面派人来询问他对新政府的意见。竺可桢说:“民国十六年国民党北伐,人民欢腾亦如今日。但国民党不自振作,包庇贪污、赏罚不明,所以有今天之颠覆。解放军之来,人民如大旱之望云霓,希望能苦干到底,不要如国民党之腐化。”  相似文献   
7.
浙江大学现在是全国著名高等学府,而在50年代初期“院系调整”以前,其学术声望更高,长期是屈指可数的极少几所享誉全国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在浙大的发展历程中,从1936年到1949年担任校长达13年之久的竺可桢先生可谓厥功至伟,公认为浙大学术事业的奠基人,浙大“求是”精神的典范,浙大的灵魂。而这13年是国难当头、内战不止的13年,竺先生究竟有何本事有何能耐有何“秘密武器”,能在如此动荡险恶的环境中将浙大办成全国著名大学?新近出版的《竺可桢全集》(1—4)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和"以国为重"的育人理念在实践中常常会发生矛盾,本文参考和总结了竺可桢求学阶段、求职期间以及任浙江大学校长时的"以人为本"和"以国为重"的矛盾和统一,同时回顾了浙江大学混合班初创时期及目前竺可桢学院践行"以人为本"和"以国为重"过程中的矛盾和统一,以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回眸20世纪的20年代,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时代.1927年,北伐军胜利进军并从北洋军阀的统治下"光复"浙江全境之后,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在已经"光复"的各大城市成立"中山大学",以便在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纪念孙中山--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相似文献   
10.
书架     
《教育》2010,(5)
八位大学校长作者:智效民出版:长江文艺出版社本书展现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8位著名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和丰富实践。他们分别是蒋梦麟、胡适、梅贻琦、张伯苓、竺可桢、罗家伦、任鸿隽、胡先骕先生,可以说他们是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先行者、奠基人,是中国第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