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86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做出版工作,始于1972年,是年四十三岁,已“人到中年”了;是做了十四年艺术教育工作之后(刨掉“文革”期间六年“无业”),“半路出家”搞出版。而这一做,就没有中断过,迄今三十余年了。这既是我人生中新的工作阶段的开始,又是工作岗位的最后一站。由此,我把自己定位为出版人。可以说是亲历出版三十年。对我国新闻和出版事业都有过重要贡献的我的老领导陈翰伯,生前谈选拔干部时曾说过,宋木文没搞过出版,但让他管出版,对出版有好处。为什么说让我这样的人管出版,对出版有好处呢?我理解,这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期待。这种信任和期待应该是得之…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种特殊的武器。它虽无影无形,却有着航空母舰的威力,有着隐形战机的疯狂,有着巡航导弹的凶猛,甚至有着原子弹的能量,往往不战而屈人之兵。  相似文献   
3.
《曙庵文史杂著》集结于 1 988年 ,重订于1 993年 ,至 1 998年始得成书问世 ,到 2 1世纪初 ,前后积累者又达数十篇 ,于是有作续集之企划。除近十余年所作者外 ,旧作而未及收集者 ,亦择要收纳之 ,分为上、中二编。又 30年代在陇右地区之见闻 ,甘肃省政协所编之文史资料 ,选用其《陇游日记》4篇 ,于原作有所删减 ,今用原稿 ,列为下编。颜之曰《曙庵文史续录》 ,略示前后相关之意云。清初学者顾亭林有名言 :“文须有益于天下。”顾氏颇能实践其言 ,故其著作为世人所重。然时移世异 ,时代已有所不同 ,彼时所重者 ,或为今日所轻 ;彼时所轻者 ,或…  相似文献   
4.
《史记·太史公自序》,被历代学者当作《史记》的纲目,是读《史记》的门经。《自序》具备一部完整目录的三个必备条件,即:篇目、提要、小序。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学术上有辩章学术的价值,在读书治学中有导读职能。《自序》对我国目录学有深远影响,它是一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录学杰作。  相似文献   
5.
我初到纽约时,看见那些方块形的房子,觉得没有诗料可寻。不料后来居然做了许多诗。《尝试集》的第一编,除了一首“百字令》,两首《如梦令》之外,全部是在纽约做的。自从我去年秋间来北京,——尘土的北京,龌龊的北京,——居然也会做了一些诗。我仔细想来,这都是朋友的益处。  相似文献   
6.
对于未来社会的待望逼迫着我们不能不生出清算过往社会的要求。古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认清楚过往的来程也正好决定我们未来的去向。  相似文献   
7.
來新夏 《中国文化》2012,(2):109-115
少好读史,《史记》为读史第一种。中学时代,谢国捷老师命读前四史,并告以读《史记》当先读《自序》,得其大要,然後读纪、传、书、表。迨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负笈京华,就读辅仁大学,受业於新会陈援庵老师,又命读《史记》,并告以先读《自序》,  相似文献   
8.
9.
来新夏 《寻根》2007,(6):126-127
家谱为表谱之一种,记载以血缘关系为主体之家族世系与族人事迹之编纂体裁。肇端于远古,甲骨、金文已见其雏形;商周以还,官私撰述,为数不少。太史公撰《史记》即参考春秋之前大量谱牒,故其《自序》云:“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靠,盖取之谱牒旧闻”,惜多已亡佚难求。  相似文献   
10.
一20世纪是中国大灾难、大动荡、大变化、大转型的时期,从被外强疯狂宰割的封建国家,到20世纪90年代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在这100年里,为倡文明之繁荣、国家之昌盛,一批灿若星河的先贤在时代的风浪中破砺前行。涂又光先生1927年生于河南光山,他那一辈人是最能体会个体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一代人,也是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