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1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由于学生在学习上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导致学生缺乏良好的自能学习意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自能学习培养.  相似文献   
2.
先人曰: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受用终生。这句哲理强调的是要发展学生的智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就应给学生一把自能读书的金钥匙,让学生真正做到自能读书,创造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3.
陈凤桂 《考试周刊》2011,(42):57-58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培养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的能力。这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阅读教学的最高理想境界。但是,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教师进行学法指导,逐步培养才能达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正如著名心理学家诺曼所说的那样:  相似文献   
4.
吕琳 《语文天地》2016,(4):70-71
阅读,是与我们相伴一生的精神家园。美妙的文字就像阿拉丁的神灯,总能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更重要的是,阅读给了我们一双慧眼,让我们透过表象感悟生活,拷问灵魂。然而现实的语文教学却让人感到很惶惑,在阅读教学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更有学生视阅读为一件痛苦的事情。究竟是什么让学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呢?新课改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在考纲中对课外阅读做了明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古人又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是一切创造活动的起点,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刨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培养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力求做到“读、问、说、写”。  相似文献   
7.
何谓学生自能发展?基于人本主义、多元智能理论,所谓学生自能发展,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者有目的、有组织地激发和引领,经过自探、自悟、自得,从而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实现自我身心连续不断的积极变化,促使自我独立而稳固的品质和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老老实实地把阅读的方式方法、技能技巧告之于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牵引和帮助下,反复历练,最终练成阅读的熟练技能,自能读书,从而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自己。阅读的方式方法、技能技巧自然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在此,我们仅就“理解重点句含义”这一单项阅读心智技能,以高中语文阅读教材中“文化随笔”类文章为例,设计和编制一个单元训练的教案,  相似文献   
9.
现实中,学生普遍不重视阅读,阅读能力普遍较差。如何改变阅读教学耗时多、用力大而收效甚微的状况?笔者认为:应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强化学法指导,授之以渔,导之以法,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使他们自能读书,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要引导学生读书,不要光捧着两本课本,死读书,读死书,最后就要读书死,那样是培养不出人才的。"把课外信息与文章内容理解结合起来,树立大语文观,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能读书能力,积极探索,努力实践,这是新课标下我们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