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73篇
科学研究   7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受地域、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一直以来,西藏地区的汉语水平长期停滞不前,西藏地区的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明显提高.本文通过分析西藏地区的高中语文汉语言教学现状,充分发挥高中教师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相应措施,期望能够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水平,提高西藏地区高中生的汉语素质与能力,使汉语言在西藏地区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统计比较了不同海拔梯度及不同地区西藏龙胆科植物属种数量。结果表明:海拔高度1500~4300米,西藏龙胆科植物属种数量随海拔升高不断增加,4300米以上则不断减少,4000米左右属种数量达到最多;西藏七个地区中,龙胆科植物属种数量在林芝地区分布最多,在阿里地区最少,龙胆科植物种的数量由多到少的地区依次为:林芝、日喀则、山南、昌都、拉萨、那曲、阿里。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0,(56):19-20
西藏地区高中汉语文教学是我国对内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划归为第二语言教学。随着我国民族融合的持续增进,西藏地区对汉语文教学的需求亦呈加强趋势,故高中汉语文教学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文章尝试着对西藏地区的高中汉语文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下水乡小学词汇教学的现状 1、小学生学习汉语有很高的积极性。在问卷调查中,笔者看到,学生是非常喜欢汉语课的,且有在学习生字词时有很高的积极性。如下图1、2所示:78%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汉语课,19%的学生表示喜欢。  相似文献   
5.
论西藏地区图书馆藏学文献信息服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萨 《图书馆论坛》2005,25(4):160-162,80
分析了目前西藏地区图书馆发展藏学文献信息服务的优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西藏地区图书馆藏学信息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8月28日,南京市金陵职业教育中心和西藏拉萨墨竹工卡县职业教育中心合作办学签约仪式在南京举行,双方就发展西藏地区职业教育事业,为当地培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等达成共识。省教育厅副厅长祭彦加,省教育厅职社处处长马斌,南京市白下区常委、副区长张立新,南京市教育局副  相似文献   
7.
金申 《收藏》2010,(1):95-104
藏传佛教是指公元7世纪起在西藏地区形成的以藏语为载体的佛教,有显密二宗。其教派众多,教理繁奥,神祗更是庞杂。藏传佛教极重视以美术弘扬教法(即所谓“五明”之一的“工巧明”),遗留的数量庞大的壁画、唐卡、雕塑等美术品是世界各国学者热心研究的对象,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西藏地区畜牧业产业化牦牛育肥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西藏畜牧业产业化牦牛育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并提出了育肥技术操作规程及技术指标,以便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开发西部地区的不断深入,西藏地区中学汉语的教育越来越受到西部地区的重视。对于西藏地区少数民族汉语普及的问题,西藏中学汉语的教育是一条重要渠道。针对西藏地区以藏语为母语,以汉语为第二语言两种语言共同使用的特殊性,本文对西藏地区汉语言词汇的教育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杨岚 《西藏科技》2011,(8):31-32
数感是人们对于数及其运算的一般理解和感受,这种理解和感受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西藏地区小学生数感普遍缺失,而影响学生数感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语言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等是影响西藏地区小学生数感缺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