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沉默的螺旋理论解释"民意"1974年诺埃勒-诺依曼在《传播学刊》发表了一篇论文叫"沉默的螺旋",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这是一个著名的大众传播学理  相似文献   
2.
现代计算机的诞生是从三位数学家开始的:图灵、维纳和冯·诺依曼.正是这三驾数学马车把电脑带上了路,开始了她史诗般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正一、"反沉默螺旋"的理论背景(一)传统媒体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沉默的螺旋"这一概念最先是由德国著名的传播学理论家诺依曼于1974年首次提出,它的基本内容是:人们在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前,首先会判断和比较别人的观点,如果觉得自己的意见与群体意见一致处于"优势"时,就会果断发表自己的观点,踊跃地参与到讨论  相似文献   
4.
冯·诺依曼和亚伯拉罕·鲁滨逊都是20世纪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哲学家,通过对二者思想的比较,试图找到他们在逻辑、历史以及美学因素方面的一些共性。  相似文献   
5.
"沉默螺旋"与法西斯主义的关联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1年以后,“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主要阐发者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早年曾从事法西斯宣传工作的历史被揭示。她的这一理论中是否存在与法西斯主义思想上的关联,成为一个有分歧的问题。作者认为,诺依曼的这一理论本身是中立的,问题在于如何合理的运用、用于何种目的。这里涉及传播伦理问题:并非有效的、成功的便是道德的。通过讨论诺依曼,目的在于提醒我们警惕法西斯主义传播观。  相似文献   
6.
基于诺依曼级数展开算法,将矩阵求逆转化为一序列矩阵求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但是在计算优化因子上耗费了大量的计算资源而产生延迟。提出一种改进算法,其基于诺依曼级数近似,将大矩阵相乘转化为对角矩阵和空心矩阵,进一步降低ZF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且提出一种简化优化因子的方法,提高收敛速度,有效减少延迟。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接收天线增加,改进算法译码性能接近传统ZF算法,而检测算法的复杂度由O(k3)降到O(k2),其中k为用户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