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1篇
教育   230篇
科学研究   43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喻军 《兰台世界》2004,(5):42-43
关于古代文明起源的标志或要素,学者们历来说法各异。摩尔根认为文明时代始于标音字母的出现和文字的使用。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那就是国家的产生。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指出:“现今学术界一般把‘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这种社会中,除了政治组织上的国家以  相似文献   
3.
夏鑫 《新闻知识》2004,(12):41-42
不久前,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某讲师对外宣称,将出版一部暂名为《新闻炒作学》的新,并将在该校开设一门名为“商业策划与新闻炒作”的课程。消息经媒体报道之后,立即引起轩然大波。各界人士纷纷提出质疑,认为开设“新闻炒作学”课程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近日,该讲师通知院方,  相似文献   
4.
《浙江档案》2004,(5):42-42
何忠礼在《浙江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撰文指出,在中国古代的日常生活中,有种种忌讳,其中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忌讳,就是对尊者、长者、贤者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人们将这种忌讳称做避讳。避讳起源于西周,但当时的规定还比较宽松,如不避偏名和嫌名,在诗文中不必避讳,特别是只对死者加以避讳等。从秦汉以后,避讳逐渐严格化,不仅生者也须避讳,二名要避讳,要避讳嫌名,无论说话或写字都要避讳,盛行私讳,甚至为避讳而改姓等等。避讳的方法很多,至少有改字、空字、缺笔等七种。避讳虽然使史籍的记载造成了混乱,给史料的运用增加了困难,但…  相似文献   
5.
月平 《新闻导刊》2004,(5):54-54
7月16日重庆某报第2版有篇《专业生产 独家经营(引) 小抄居然也“防伪”(主)》的消息,记表露了太多的个人主观色彩,违背了客观、公正的职业操守。  相似文献   
6.
南朝宗禁是在封建郡县双轨一体、官僚选贤与能而皇帝世袭独制的政治架构下演变发展的,表现出前期严急而后期宽简的时代特点,折射出南朝政治结构的特点和政治统治的特色。此一时期宗禁重点在车服、器用、吉凶礼仪等方面,而终南朝之世,无一例外对私蓄甲仗厉行禁制。制定宗禁目的是形成君臣级差、防止僭越,抑制宗室诸王觊觎皇权的政治野心,减少皇位交接过程中的政治动乱风险。南朝宗禁演化动因是出于保障家天下政治的稳定和延续,而在客观上限制了宗室基于血亲而自然获得的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从而具有了积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战国秦汉时期的里社与私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长江流域出土的简牍材料表明,战国秦汉时期南方楚地存在着很多里。里皆有其社,社主又有“地主”、“侯土”等异名。围绕着里社的巫术活动十分盛行。从战国至汉代,里、社合一之制基本得到沿续,然而里、社分离的历史趋势已明显存在。西汉晚期,民间百姓在里社(官社)之外另立私社。东汉初年的《序宁祷券》证明了此种私社的存在,西汉中期邗江汉墓的《神灵名位牍》和秦朝末年的周家台秦简《日书》中关于私社的内容,比文献中唯一一条材料(见《汉书.五行志》)要分别提前36年和177年。  相似文献   
8.
西汉时期,赋体文学的“铺陈手法”、“主客问答的结构方式”及“对偶俪辞”等特征对其时的散文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促使了散文的赋化并为骈文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而这种影响的发生与西汉时期思想界特别强调阴阳二元观念和礼制建设有着密切关系,它通过内化为士人对“雅”的审美追求而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梁颖 《海外英语》2011,(2):172-173
《红楼梦》中"痴"字有三层意蕴:做事违背常理、佛教意义上的迷恋俗事、一般意义上的憨和呆。以此三类要义为纲,综述并分析霍克斯的英译本如何分别再现原文的"痴"字。霍克斯善于挖掘作品的深层意义,灵活地跨越中英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使译文的艺术世界与原文的艺术世界达到契和,但出于照顾可读性、译者自身的文化和视角,有些灵活的变通之处忽略了"痴"的民族精神,置换了原文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0.
现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中,构成要件的独立性与实践上的附随性相冲突,规定的行为与定性处罚存在矛盾;该罪的设立违背了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规则,也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私有权,且与国际司法人权保护原则相矛盾。应当去掉该罪名,加强侦查机关的侦查力度与责任,努力查清被追诉人的财产来源,证实其贪污贿赂罪,从源头上制止贪污受贿行为,才是解决矛盾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