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28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3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彩图说     
《新闻世界》2005,(1):28-29
战火。鲜花;生,逝;过去了的.继续着的……就让我们记住吧.算是对良知与道义的拷问.对安宁与和平的祈祷。  相似文献   
2.
道义相携 心灵相应——为《走向编辑灵魂的圣坛》而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生难得读到动情书。从既不时尚风流,也不轰轰烈烈的编辑生涯中汲取诗情,更属不易。如今摆在案头的两本出自编辑之手的书:先前出版的《编辑独语》与新近出版的《走向编辑灵魂的圣坛——放淡〈编辑独语〉》,却实实在在叩动了自己的心灵。  相似文献   
3.
去年5月9日,暴雨狂泻的厦门市街区,马路上的一个水坑让不少骑车人栽了跟头,一个叫柳涛的摄影记者以“守株待兔”的方式用镜头拍下了一个骑车人摔倒的全过程。随后,他又在骑车人摔倒的水坑旁立了块警示牌。尽管如此,照片发表后,却遭到了公众舆论的指责,一时间成为舆论关注和争论的热点。一方认为:作为记者,柳涛只顾强调现场真实感却有悖社会道德和良心,明知下暴雨路面有坑却满怀信心地等着人栽跟头,其职业行为中透露着“不可饶恕的冷漠”,守株待兔看着路人落难的做法应受谴责;而另一方则认为:柳涛只不过是忠实地报道了新闻事实,尽了自己的职…  相似文献   
4.
记者节随想     
刘媛媛 《中国广播》2004,(11):14-14
又到一年记者节。身为记者,我为能有自己的节日而骄傲。“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对记者的褒奖,更是对记者的期望。每个记者,都不能忘记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手中那支笔的分量。  相似文献   
5.
展江 《青年记者》2016,(16):73-76
暗访偷拍,按照笔者的理解和分类,属于典型的媒体和传播伦理议题之一.一方面,它充满了争议性,符合伦理议题的特征,可能是功利主义伦理学最好的探讨对象.另一方面,总有论者因暗访偷拍某种程度上的欺骗性而根本否定其存在的道德基础,其最大的伦理学依据当然是康德的道义论.然而,为什么暗访偷拍如此遭受非议而坚强地存在着,并且为世界上的优秀新闻媒体所看重?我们通过当代中外知名电视媒体对暗访偷拍的使用、特定的社会语境和当事人的认知来做一番剖析,看看能否得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6.
稚肩担道义     
一夜失去“顶梁柱” 刘霆出生在浙江省湖州市双林镇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在镇上的食品厂工作,母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裁缝,三口之家,温馨而幸福。  相似文献   
7.
8.
公平、公正是社会道义,是社会的精神支柱。在传统社会,公平、公正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在现代明社会,是人们要求达到的真实状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发展完善,必须弘扬公平、公正,使这种社会道义既作为人们的精神追求,更要用社会制度作保障。  相似文献   
9.
广义模态逻辑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态理论不仅涉及逻辑的可能性,也涉及事实的可能性,两存在着重要的差异;在对“罗斯悖论”的剖析中引入可能算子,通过对道义悖论作时态的分析,以辨明义务的相对性,是消除道义悖论的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近30年来我国师德建设伦理学思想的冲突与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师德建设中,道义论强调自觉的责任感、对道德律的敬重感和行善后的愉悦感、行为的道德评价标准;功利论强调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中道德与利益结合的合理性;契约论则肯定教师责任和道德义务来自于自愿契约。帮助教师认识、提升和凝炼师德的内涵,重振道义论伦理思想的理想精神,融合多元伦理思想,是我国师德建设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