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篇
教育   82篇
科学研究   29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证券市场在10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显的成绩,但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入世后我国证券市场面临着巨大挑战,章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现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与对策。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应当采取有力措施,健全法律法规,既要防范国内金融风险,又要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3.
2004年1月6日,新华社对外宣布,国务院选择中国银行(下简称”中行“)、中国建设银行(下简称”建行“)作为试点,注资450亿美元,进行股份制改造。这是中国的金融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标志着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么,中国的金融体制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国务院为什么要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试点注资呢?4月26日,在华盛顿“国有金融角色”论坛上,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说,20多年来,中国银行业在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在整个银行业中的比重虽有所下降,但一直是中国银行业的主体。然而,四家商业银行的标准普尔评…  相似文献   
4.
中国:加入WTO与改革的新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开放进入新阶段,改革也进入新阶段。开放倒逼改革是改革新阶段的突出特点。在开放的倒逼下,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国有垄断部门及服务业的改革进程、以行政审批为重点的政府改革大大加快。政府改革成为改革新阶段的重点之一。加入WTO,政府下一步的改革面临四大转变:从政府主导型经济向市场主导型经济转变;从优先经济目标向优先社会目标转变;从审批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从行政控制体制向依法行政型体制转变。结构性改革成为改革新阶段的主要难点。加入WTO,结构性改革面临五大任务:经济体制改革同经济政策的关系;产权制度改革同收入分配政策的关系;稳健的金融体制改革同货币政策的关系;城市与农村经济改革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政治课教学》2003,(9):F003-F003
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完成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系列研究报告。其中《中国经济体制:变革与挑战》报告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大局出发,高屋建瓴地指出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面临着的挑战。一、政府职能与改革开放新阶段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目前,政府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增加政策透明度和统一性、减少行政审批和微观事务干预、正确行使对经济和社会的公共管理职能等方面,还有不小差距。在开放型经济不断发展和不确定因素日趋增加的…  相似文献   
6.
金融体制改革中,银行面临着自身的问题和整个金融环境的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和中央银行改革,使我国金融体制更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创新驱动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体制?首先得说一下我三十多年来坚持的一个基本命题,就是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一部经济增长史就是企业家的创业创新史,发达国家是这样,中国也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8.
全球一体化的网络金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临近,中国的银行业将呈更加开放的格局,外资银行准入,对我国银行业来说是挑战大于机遇。我们应对外资银行活动加强监管,对中资银行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经济管理水平,逐步建立起适应国际规则,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金融企业。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和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推进,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业务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资产评估行业和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金融不良资产评估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总结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为保证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