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262篇
科学研究   167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26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大数据挖掘的基础就是数据,丰富、高质量的强大数据对数据挖掘的结果至关重要。在数据挖掘中数据的准备是耗时最多的环节,数据的准备包括教育数据的收集、数据的质量分析和数据的预处理三个环节,只有做好这三个环节,才能保证教育大数据的最大价值和数据挖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W eb日志的数据挖掘,可以发现用户访问页面的行为模式,改进W eb站点的性能和结构,提高查找信息的质量和效率.对W eb日志挖掘预处理的数据清洗、识别用户、识别用户会话和识别片断四个主要阶段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析,论述了现有W eb日志预处理方法中的用户识别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Cook ie技术和扩充日志属性的用户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3.
结合近几年国内外有关提高装炉煤堆密度对改善焦炭质量影响的研究和我国炼焦煤资源的现状,总结分析了现有工艺如捣固炼焦、配型煤炼焦、煤调湿、煤预热、微粉预成型等工艺特点、效果及装炉煤堆密度的改善情况,指出在优质炼焦煤资源匮乏和高炉炼铁对焦炭质量要求日益严格的条件下,通过提高装炉煤堆密度而改善焦炭的质量,扩大炼焦用煤范围,是现阶段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反渗透(RO)是一种新型的膜处理技术.然而反渗透装置的膜组件是一种精细元件,极易受机械损伤、污染和堵塞,对进水水质要求较高,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水源的水质特点进行合理的预处理.实践表明,预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反渗透运行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高峰 《内江科技》2006,27(3):130-130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些现场处理在地震采集工作中质量控制手段和研究成果,从基础理论推导出一些现场处理中模块的应用公式,说明了这些处理模块质量控制的原理和效果。通过列举部分实例图件阐明现场处理质量控制流程和处理要点,对于从事地震资料处理和相关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酸析-絮凝法预处理废液。研究发现当单独处理青霉素废液,COD去除率平均为66.9%,但废液pH值不稳定。而头孢废液处理效果不明显。将两种废液混合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COD去除率平均达到了89.3%,且pH值比较稳定。达到预处理目的,大大降低了处理费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兰州石化公司炼油厂300万/年重催烟气脱硫装置中含硫污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现在炼厂采用莫尔法测定含硫污水中氯离子含量,测得结果偏大。因此,在莫尔法的基础上设计制定了预处理步骤,将影响氯离子测定的杂质离子转化为无影响的硫酸根离子。并对该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可及时准确的配合生产分析。  相似文献   
8.
9.
分析比较了酸预处理及螯合剂预处理对未漂浆中金属离子分布及浆质量的影响以及对预处理浆漂白效果的影响。结果说明,纸浆无污染漂白前的预处理是改善未漂浆金属离子分布,提高漂白效果的重要措施;而且酸预处理比螯合剂预处理效果要好,经济上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SD大鼠运动预处理模型和一次性力竭运动模型,通过观察大鼠大脑皮质微结构、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指标测试,探讨运动预处理对一次性力竭后大脑皮质缺血再灌注的保护机制,为科学地进行运动训练提供神经生物学参考依据.方法:选用雄性4月龄SD大鼠7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一次性力竭组(E组)和运动预处理组(EP组),C组、E组大鼠常规喂养6周,EP组采用间歇训练法运动预处理6周.6周后除C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一次性力竭训练,并分别在即刻、24小时、48小时取材.测定大鼠脑组织SOD、GSH -PX、MDA;制作切片观察不同时间各组脑组织微结构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①自由基检测结果:各时相点大鼠脑组织EP组SOD,GSH -PX活性均显著性高于C组和E组(P<0.05);其中EP组在即刻较其它组出现非常显著性(P<0.01),而在第2个时相点E组和EP组均出现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在第3个时相点出现显著性上升(P<0.05);E组和EP组之间MDA含量没有显著性差(P>0.05),但是E组MDA含量却高于EP组②大鼠大脑皮质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结果:EP组各时相点神经元细胞核损伤、线粒体损伤均明显好于E组.结论:运动预处理可提高力竭运动后大脑组织SOD、GSH-PX活性,减轻脂质过氧化程度,提高大脑清除自由基能力,从而有效预防一次性力竭运动造成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对机体的内源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