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下一代》2011,(7)
王卓,男,生于1928年,1939年参加八路军宣传队,1945年毕业于延安鲁艺音乐系,数十年来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周恩来总理在接见他时,赞誉他是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作曲家。王卓离休后,仍义务为工厂、学校、部队创作辅导,对青少年进行爱党、爱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教育,关心残疾孩子。近年来,王卓虽年高体弱,但时刻牢记周恩来总理教导,不辜负周恩来总理在紫光阁接见  相似文献   
2.
鲁艺是鲁迅艺术学院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培养艺术干部的高等艺术学校,为抗战时期及以后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文艺人才,为中国文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向隅①是20世纪30年代延安鲁艺音乐系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同时也是延安鲁艺迁至东北后由中共东北局宣传部任命的"哈尔滨工作组"(1946年)、"鲁艺三团"(1947年)和"鲁艺音工团"(1948年)的主要负责人。在1946年-1949年期间,向隅在组织和建设东北鲁艺以及为东北解放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本文将围绕这一时期向隅与东北鲁艺三团的事迹点滴,勾画出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在音乐战线的一位代表性人物与领导者,以此来展现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鲁艺的一些真实历史。  相似文献   
4.
谢兴伟 《科教文汇》2014,(32):117-119
鲁艺的艺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关门提高”的倾向,这种带有教条主义色彩的错误倾向导致了理论与实际脱节,学与用分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明中国新文艺应“面向工农兵”的新方向,解决了过去许多年来中国新文艺运动史上所未曾解决的原则问题,也直接指导了鲁艺的艺术教育和艺术活动的根本改造。文艺座谈会后,鲁艺对艺术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彻底的反思,积极调整了教育方针,重新进入了正确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延安,在我国音乐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我国的音乐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发展方向.这一时期的陕北传统音乐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本文以延安鲁艺时期为时间节点,从历史唯物主义与音乐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研究了这一时期音乐艺术的传承历程,探讨了鲁艺时期的音乐艺术各个研究阶段、研究过程、对当下音乐艺术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马可的音乐创作是置根于广大人民群众和火热的生产劳动之中的 ,因此他创作的歌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他在我国歌曲创作、歌剧创作、音乐理论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不愧为我国当代才情横溢、饱享盛名的人民音乐家。  相似文献   
7.
具有鲜明革命时代特色的延安鲁艺,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指引下克服各种困难,坚持音乐教育与实践。在教育、办学模式上不拘一格、灵活多样,不仅符合革命斗争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推动了音乐教育的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8.
峥嵘岁月稠1940年,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日、伪、顽势力犬牙交错、虎视眈眈的严峻局势下,为坚持抗战,共同完成中共中央发展华中、开辟苏北的战略目标,艰难挺进苏北,于10月在盐城白驹狮子口胜利会师。这次会师,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开辟  相似文献   
9.
李娇 《图书馆学刊》2020,(12):53-56
特色馆藏建设是艺术类高校图书馆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鲁艺美术家文献"建设和推广工作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总结,对文献的系统化整理和专业性研究做出详细的阐述,将文献展与文献专架的特色阅读推广方式予以介绍。研究显示,这种藏用并举的构建方式和推广路径,对于强化文献资源体系、扩大特色资源信息的传播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华中鲁艺从筹办到改建为鲁工团再到鲁工团的解散,虽然前后仅有两年多时间,但始终正确贯彻党的文艺方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面向部队、面向群众,深入实际,形成通俗化、大众化的文艺特色,在教学与实践中结出了丰硕成果。之后从"小鲁艺"到"大鲁艺",从盐城鲁迅艺术学校到盐城高等师范学校,华中鲁艺坚持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得以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