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6篇
各国文化   5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地方志和近年出版的文献资料,提出天后信仰传入四川的时间是在清初,流行于清中后期,主要依靠闽粤移民、商人、官员来传播,且与各类会馆结合紧密。内陆四川的天后信仰其功能转为侧重于农业神和作为移民联络乡谊的纽带。民间的儒家"道师"参与推动其传播,佛、道、儒三家都在其身上打上了印记。  相似文献   
2.
贺贻孙与竟陵派有着深厚渊源,他沿竟陵派的思路将诗"厚"之说进一步充实完善,形成了以"厚"为中心的诗歌理论体系——诗"厚"论。其内容主要包括:神厚、气厚、味厚是诗"厚"的具体组成,三者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富、肥、蛮、淡、薄则是与诗"厚"相关联的五个审美范畴,它们与"厚"或类而不同,或对立却内通;内养作为创作主体的修为,是达到诗"厚"的基础;蕴藉作为表达方式,是诗作通向"厚"的路径;无厚之厚,是诗"厚"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在明末清初的士大夫阶层中,侯方域是一位极富个性的独特人物,虽然他37岁便英年早逝,但他的人生却完整地跨越了明清鼎革的悲壮历史。侯方域在其《四忆堂诗集》的创作与编次中,自觉秉承了"以诗存史"的传统,使得其诗作不仅成为后人解读侯方域人生传奇的注解,还成为了解明清之际历史变迁的一个旁证。其诗歌题材内容广泛,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对大小寇乱的反映,有对时政的评议指斥,以及对末世灾异现象的书写。从其诗歌中,读者不仅可以观览明末清初的诸多政治事件,可以了解士大夫在易代之际的心理变化与情感活动,更可以探究明末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感。  相似文献   
4.
李香君,又名李香,南京人,为秣陵教坊名妓,秦淮八艳之一。自孔尚任的《桃花扇》于1699年问世后,李香君遂闻名于世。然传奇终究是传奇,作为一部文艺作品,作者虽说“实录”,但在创作过程中难免因需要进行虚构加工。因此,通过对现有文献略加考辨,可以还原《桃花扇》中一部分史实,如李香君缘何名盛于秦淮、与侯方域结识时间、李香君之高义与气节,从而认识一个历史中的李香君。  相似文献   
5.
传世文献资料关于汉代侯国职官的记载不全面,幸好在出土资料中发现大量汉代候国职官的内容,这使得我们能更进一步认清汉代候国官制本来清晰的面目。从出土资料内容可知,西汉末年东海郡属侯国的职官体系为:相、丞、尉、令史、狱史、官啬夫、乡啬夫、游徼、游击、牢监、尉史、官佐、乡佐、邮佐、亭长、侯家丞、仆、行人、门大夫、先马、中庶子共21种。其中,丞、尉、令史、狱史、官啬夫、乡啬夫、游徼、游击、牢监、尉史、官佐、乡佐、邮佐、亭长、侯家丞、仆、中庶子皆不见于文献所载之侯国职官系统。这些职官可补阙汉代官制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垕”是平阳话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通过对“垕”的句法、构式分析发现,“垕”主要有表处所的指示代词和表持续体的助词两种词性,有时还被看作是兼词(介词十指示代词)。代词、助词和兼词三种意义和功能之间存在着语音和语义的联系。代词“垕”是中古时代词“许”在南部吴语中的变化形式,助词“垕”来自代词“垕”或兼词“垕”。  相似文献   
7.
关军的《无后为大》一书,写了自己为何选择成为丁克族,引起了读者对生育、教育等多方面的思考,也挑战了我国儒家传统的孝文化。孝文化倡导人传宗接代,而关军却大张旗鼓地选择不生育,这种对孝文化的态度,既有对五四批判的吸取,也有不同的地方,尤其体现在对代际公正的思考方面。当然,书中的观念西方思想倾向强,与现有国情不太适应。  相似文献   
8.
后燕灭亡后,进入北魏的慕容鲜卑遭到了严酷的镇压,这是在双方历史上复杂的关系背景下发生的。这一政治事件对慕容鲜卑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克庄在其题跋、序文中发表了大量的对诗歌的见解 ,可与其诗话互见 ,后村强调诗人德性的培养 ;追求轻清、简淡的诗风 ;重情性即注重诗歌内在的思想感情力量 ,并要求诗人具备广博的学识 ,丰富的阅历和情感体验等 ,能够比较好地处理言意关系。而这些理论的产生又与程朱理学、时代的审美趣尚及当时诗坛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刘克庄的诗论切中时弊 ,有学有识 ,足见其身为江湖诗派领袖的风范。  相似文献   
10.
三口通商大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为适应中外情势变化而在天津设立的一个新官职,设立于1861年底,裁撤于1870年天津教案后,期间皆由满清贵族崇厚充任。其最初职能为办理三口通商交涉事宜,并兼管天津钞关,后来又逐渐扩充到练兵、海防、制器诸项,并兼及地方政务领域,对同治年间的内政、军事、外交等均有重要影响。三口通商大臣职能的演变,是外国列强、清廷中央以及崇厚本人三方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