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3865篇
科学研究   220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205篇
综合类   291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347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453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314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386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的方法,综合考察我国近现代学校武术百年发展历程.研究认为:1)近代学校武术是在古代学校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教育需要是分不开的;2)近代学校武术的发展首先是来自于"土洋之争","尚武精神"在学校得到捍卫,但是武术教学情况发展很不平衡,武术师资经历了聘请到培养的过程;3)现代学校武术向着规范化方向发展,体育院校武术教育不断扩展,各地武术馆校层出不穷;4)近现代学校武术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东西文化的撞击使学校武术得到了新发展;学校武术的发展需要有长远的规划作保障;学校武术水平的提高是以师资力量为基础.  相似文献   
2.
社区体育建设的内涵及其区域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社区组织、社区成员三方合作,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三种资源共同支持的理论模式,是社区体育建设的内涵;基层法定的社区范围,是社区体育建设的区域。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学校体育赋予了新的内涵:教学目标突显多元化、科学化,全力培养“学习型”高素质人才;学生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师生关系更趋和谐;教学内容追求娱乐性、健身性、开放性与化性的整体融合,向课内外、学校与社会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建立了完善的体质监测体系,学生基本的公共体育服务得到保障。同时,学校体育的任务应该重新认识和定位。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体育用品企业的成长模式与成长状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文献资料阅读和对166家中国体育用品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把体育用品企业界定为以体育用品的生产和经营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或近似组织。从创建模式和经营模式两方面分析了中国体育用品企业的成长模式,从时间结构、空间结构、经营结构、组织结构、地域分布、所有制分布六个方面描述了中国体育用品企业的成长状态。  相似文献   
5.
对先进文化内涵的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进化是包含多个层面的复合体:先进化以邓小平理论为其理论核心,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为实践手段,以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化为基本出发点,以与时俱进为活力之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论述了邓小平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形成、确立 ,以及它的理论内函和实践形态 ,对于充分理解科教兴国战略方针和宣传、贯彻这一方针 ,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明代董其昌山水画的艺术特征:以禅入画,诗、书、画结合以及在当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校升格以来,规模扩张很快。随着形势发展。规模的扩张已经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学校应当拿出更多的精力来抓内涵的发展。抓内涵发展就是追求质量的提高。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找出限制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原因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限制我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原因,从宏观角度讲主要是办学定位问题、教学中心问题、质量意识问题,从微观角度分析,主要是生源质量问题、师资队伍问题、教学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现当代文学作为中文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其吸引力在悄悄减弱。基于这种教学现状,我们在教学改革中作了一些新的尝试: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变革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10.
近代启蒙思想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综合分析近年来学术界在研究我国近代启蒙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以近代启蒙思想家提出的重要的"新民"思想作为切入点。通过对西方启蒙运动的本质和特点的分析,揭示我国早期近代"新民"思想同时具有进步性和局限性的特点,从而得出近代"新民"思想不能达到真正的启蒙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