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828篇
科学研究   174篇
体育   45篇
综合类   40篇
信息传播   17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7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意义] 在数据驱动范式情境下,揭示政府门户网站开放数据状态及其主体行为状态之间的内部关联,推动政府数据开放效果和进程。[方法/过程] 采用爬虫方法抓取上海市政府数据门户网站中各开放数据集,在对各数据集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采用Stepwise探索其回归关系,筛选得出关联度较高的变量;进一步对关系显著的变量进行PLS回归检验,得出政府开放数据状态与其主体行为状态的内部关联。[结果/结论] 在政府数据开放进程中,政府部门的主体行为比数据自身的客体特征对公众主体行为的影响更大。在影响公众评分的因素中,政府开放保密级别的影响因子最大,且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作用;政府更新频率、政府首次开放时间、数据格式可机读性对公众评分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Archival science is to be regarded as a system. The properties of that system can be investigated and integrated. The methodology to do so has been tested in two research projects which are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as examples of the way in which the view of archival science as a system support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knowledge and as a demonstration of the stability of archival theory. This article presupposes that the archival discipline is also a “science”. Many have argued against the idea on the basis of a common perception that a science is a type of study entirely objective by virtue of the rigorous manner in which it is carried out and the restricted range of topics to which it applies. In fact, the activity of science is based upon a complex framework of assumptions that make it possible for the landscape of the scientific endeavour to be redrawn over time, and, while striving towards objectivity, considers it to be an unattainable ideal.  相似文献   
3.
从边缘到中心:信息管理研究的学科范型嬗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学科范型的嬗变存在内在理路和外在理路两个路径.从内在理路看,欧美信息管理学科的发展走的是模拟"社会学"等实证社会学科的路径,中国走的是模拟"历史学"的路径.从外在理路看,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信息管理领域学科范型的转变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学科范型转变的内在理路与外在理路并不可以截然分开,外在理路往往需要通过内在理路起作用,学术共同体的数量与质量是决定内在理路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学科制度本身也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再生产的机制,如果学术共同体觉得学科范型的转变危及自身的生存,不管是外在理路还是内在理路都会遇到学术共同体的阻断.目前,信息管理领域情报学的一支独秀,已经危及到图书馆学、档案学的生存,这些学科在情报学化的同时,也在酝酿新的发展方向,统一的信息管理学的诞生还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4.
信息生态理论认为,组织的信息行为可以从其环境特征中找到依据。本文以信息生态范式为方法论指导,首先从层次、内容、稳定性三个维度揭示了电子政府府际信息共享环境的构成以及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指出不同类型环境构成要素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提出了锁定机制、权威机制、触发机制、博弈机制和选择机制五种不同环境作用机制,并分别对其作用机理以及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环境构成和作用机制的研究结论初步回答了这样两个重要的问题:什么因素影响着电子政府府际信息共享行为?是如何影响的?本文的结论可以为电子政府府际信息共享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生态学分析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兴未艾的生态哲学与图书馆生态学的诞生,为人们研究和探讨图书馆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新的方法论和研究视角。本文不是要对图书馆活动和现象作具体分析,而旨在探讨用生态学来透视图书馆活动和现象的范式或图式是什么?研究认为,这些范式或图式应该是:主体与环境,遗传与变异,均衡与失调,共生与竞争。认识和理解这些范畴的含义对深入探讨图书馆生态系统的演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7.
本文结合汕头大学OBE-EIP-CDIO工程教育改革实践对工程教育体系的系统性与科学性进行了再认识,建立了由课程教育体系,去"非工程化"实践教育体系,支撑体系,评价体系,统筹发展体系等构成的融合创新体系模型。基于体系构成与逻辑的分析以及新工科纲领性文件研究,指出新工科内涵式发展本质要求在于教育系统对新需求响应的快速性与定位精准性。结合新工科范式转换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工程教育系统的系统性与科学性是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必要基础和先决条件。这些分析有助于厘清新工科发展理念中的模糊界限与争议,更重要的是为指导新工科具体实施提供了明确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9.
ABSTRACT

Despite the sustained growth in journalism as a choice of degree path for young people, our understanding of students’ aspirations and motivations remains relatively underdeveloped. At the same time, journalism careers appear increasingly uncertain, as the industry responds to digitalisation and convergence. In this mixed-methods study – employing 35 interviews and a survey of 837 UK journalism students – we ask what areas of journalism do students aspire towards, how do they feel about their future career prospects, and what is motivating them to study journalism in the first place? We find that intrinsic motivations (calling and talent, dynamic job) prevail over public service ones, with students drawn to soft news beats over hard news. Aspirations are also strikingly gendered, opening up questions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this process. We also find that while students articulate an aspirational career in respected media outlets, they are pragmatic about their immediate career prospects. Here, journalism education appears t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socialising students towards careers beyond journalism. Findings are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ongoing debates around journalistic socialisation and the future of journalism.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催动了情报学的变革与发展,现阶段我国情报学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发展思路并未得到学界清晰一致的判定或解决。对当前情报学理论与实践中的核心问题进行探讨,有助于厘清情报学的发展脉络,抓准学科的理念定位与未来走向。[方法/过程]回顾我国情报学领域的“信息”与“情报”之争,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学科定位、范式演进、体系建设3个层面对情报学进行深入探讨。[结果/结论]从碎片化、形式化的“信息提供”到协同化、专业化的“情报吞吐”,从自我封闭式的情报摸索到社会化、开放化的大情报体系建设,情报学应突破思维定势,以Intelligence为核心,将研究重心转移到决策层面上来,立足情报工程理念开展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实现中国情报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