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雀山汉墓竹简》同其它出土文献一样,缺损情况也较为严重。但由于长期埋藏于地下,无人增删、窜改,文献也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貌,因而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本文基于《银雀山汉墓简》(壹)语料,为《汉语大词典》补充了若干语例。  相似文献   
2.
基地制度是社会形态的一种反映,是一个人族属、身份、等级在另一个世界的表现形式。在宗法等级极为森严的西周,墓地制度被看作是礼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得以加强,族葬制盛行。然而,到了东周时期,随着新兴地主的崛起,宗法等级逐渐松弛,尤其到了战国时期,这种变化更为明显,反映在墓葬制度上就是族葬制的瓦解,新的墓葬形式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从2002年以来,史学界对宋太祖赵匡胤的祖籍和祖陵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清苑说”和“涿州说”两种观点,迄今仍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根据大量的史籍记载和目前清苑县东安村出土的石像生等考证,认为赵匡胤的祖籍和祖陵均在保州。  相似文献   
4.
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在汉代已流传于贵州境内,尽管史料匮乏,然从贵州汉墓出土的摇钱树、朱砂、“四灵”图案等文物都可以看到道教文化在汉代贵州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冯敏昌《别内人》诗是其与共度蜜月的妻子潘氏道别时所写的诗,情怀谴倦,言真意切,撼人心弦。此诗起承转合自然,感情真挚深沉。另一首七律《展拜屯鹤村祖茔晚归——星月皎然中途有作》是诗人展拜祖茔及其归来时愉悦心情的展现。此诗自然流畅,叙事、议论、写景、抒情都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空灵而蕴藉,深浅交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范仲英的翻译三原则角度对新疆建筑设施名称的翻译进行了举例讨论,分别探讨了寺庙、洞窟和壁画以及墓葬的翻译,得出的结论是,在新疆的多元文化背景下,译文既要最大限度的忠实于读者,又要最大限度的忠实于名称的文化内涵。本文对新疆其他类别的旅游景点名称翻译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出土具有极高的汉语史研究价值,研究其中的动词对大型工具书的编纂意义极大;这批竹简所保存的语言资料在汉语动词的字形、动词义项及用例出现的时间等诸多方面都是可弥补目前一些大型工书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咸阳渭城北周墓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周墓葬(主要为帝、臣)大多在咸阳市渭城区内。本文就已发现和发掘的北周墓葬作了探讨,并对一些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辽代契丹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其中的居住与出行文化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契丹属于北方游牧民族,特殊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也决定了特定的居住和出行形式,以及相关的文化现象。在居住与出行中,更多地体现出毡帐为居、车马为行的特点,同时还融入中原地区汉族的居住与出行的文化特色,一方面反映了契丹族传统的物质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又体现出与中原汉族文化相融的状况,并且在辽墓壁画中直观地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论西汉帝后陵墓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陵墓的形制、规模、礼制建筑、供奉祭祀、陪葬情况及陵邑的设置等方面较为全面地剖析了西汉帝后陵墓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